品種名稱:楚粳48號(試驗名稱:楚粳48號)
申請者:楚雄彝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
選育者:楚雄彝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楚雄彝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原楚雄彝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推廣所)2010年用楚粳27號為母本與楚粳39號雜交,經多年多代選育而成的粳型軟米品種。
特征特性:常規粳稻。植株直立緊湊;莖稈直徑中,長75.28cm,莖節包裹,無花青甙顯色;基部葉鞘綠色,葉片無花青甙顯色,劍葉半直立正卷,長42.67cm,寬1.81cm;穗正好抽出,株高98.5厘米,畝有效穗22.71萬,成穗率83.25%,穗長18.3厘米,穗總粒數148.8粒,穗實粒數127.5粒,結實率85.68%,千粒重26.04克,易落粒,全生育期177.3天、比對照長7.3天。穗姿態強烈下彎,穗無芒;穗二次枝梗多、分枝姿態半直立;小穗外穎穎尖無花青甙顯色,柱頭白色、外穎茸毛密度中到密,護穎長度短;谷粒闊卵形,外穎淺黃;糙米長5.00mm,寬2.92mm,橢圓形,白色。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昆明)檢測(稻谷):直鏈淀粉5.52%、蛋白質7.71%、糊化溫度6、膠稠度93 mm ,米粒橫斷面碘液染色呈藍紫色。抗病性鑒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5.75、穗瘟損失率最高級7級,高抗白葉枯病,中抗紋枯病、抗稻曲病。
產量表現:參加2017-2018年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種試驗。2017年平均畝產670.3千克、比對照增3.1%、增產點率50%,2018年平均畝產745.8千克、比對照增14.68%、增產點率100%。兩年平均畝產708千克、比對照增8.89%、增產點率72.73%。201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51.5千克、比對照增產7.1%、增產點率80%。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前用施保可等進行種子消毒預防惡苗病;扣種稀播、培育帶蘗壯秧,秧齡45-50天;畝栽2.5-3萬叢、2苗/叢,機插1.5-1.8萬叢、3苗/叢;重施基肥、早施蘗肥、巧施穗肥、增施磷鉀肥,及時防治病蟲草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云南省稻品種審定標準,同意通過審定。適宜云南省海拔1500-1850地區種植。稻瘟病多發區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