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內優6478(試驗名稱:內優6478)
申請者: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育種者: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
品種來源:“內優6478”是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與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用不育系內香6A和恢復系內恢6478配組育成的雜交水稻新品種。
特征特性:三系法雜交秈稻。株高106厘米,全生育期159.1天,植株直立緊湊;莖稈直徑中到粗,長87.7cm,基部莖節包裹,無花青甙顯色;基部葉鞘綠色,葉片無花青甙顯色,劍葉直立正卷,長39.31cm,寬2.38cm;穗輕度包莖,穗姿態強烈下彎,穗有芒;穗二次枝梗多、分枝姿態散開;小穗外穎穎尖花青甙顯色強度無或極弱,柱頭白色、外穎茸毛密度中,護穎長度短;谷粒細長型,外穎淺黃,熟期轉色好,落粒性中等。畝有效穗17.5萬穗,成穗率67.2%。穗長24.8厘米,穗總粒數196.7粒,穗實粒數164.8粒,結實率84.2%,千粒重29.4克,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7年11月檢測:出糙率82.2%,精米率74.4%,整精米率66.6%,粒長6.9mm,長寬比2.9,堊白粒率41%,堊白度5.8%,直鏈淀粉22.2%,膠稠度78mm,堿消值6級、透明度1級。云南省農作物品種抗性鑒定站2017年鑒定:穗瘟損失率級數7.0,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5.75 ,抗白葉枯病(3.0級),高抗紋枯病(1.0級),高抗稻曲病(0.0級),兩年試點無重病記載。
產量表現:參加2017-2018年云南雜交秈稻產學研聯合體品種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69.69千克、比對照增產7.38%、增產點率率80%。201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76.60千克、比對照增產11.29%、增產點率83%。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生育期適中,每畝秧田用種量不超過13kg、秧齡35-40天,畝栽1.7-2.0萬叢、2-3苗/叢,施足基肥,淺水栽秧,適時控田,綜合防治病蟲,適時收割。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云南省稻品種審定標準,同意通過審定。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雜交秈稻區域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