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 新農棉2號
申 請 者: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選 育 者: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90226-3為母本,YC1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代號新農早113號。
特征特性:植株近筒型,果枝Ⅱ式,鈴卵圓,鈴嘴微尖,單鈴重5.7克,衣分43.7%,籽指10.6克,霜前花率90.0%,整齊度好,吐絮暢。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33毫米,整齊度指數86.45%,斷裂比強度30.37cN/tex,馬克隆值4.78,伸長率6.89%,反射率79.29%,黃度6.92,紡紗均勻性指數151.47。
生育期136天。經田間種植鑒定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產量表現:2015-2017年參加甘肅省棉花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子棉345.92千克、皮棉151.2千克,分別較對照酒棉10號增產5.2%和5.0%。201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子棉378.7千克、皮棉167.2千克,分別較對照酒棉10號增產1.3%和5.7%。
栽培要點:4月中旬播種,畝保苗1.1-1.5萬株。畝施磷酸二胺15-20千克,尿素25-35千克,鉀肥(硫酸鉀)6-8千克。全生育期滴水8-12次,8月下旬或9月上旬停水。
適宜范圍:適宜在甘肅省河西走廊棉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