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西瓜
品種名稱:中興紅1號
申 請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育 種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品種來源:ZK-16×KX-32
特征特性:雜交種。鮮食。全生育期96天左右,果實發育期28~32天,幼苗生長勢中等,田間生長勢穩健,第一雌花節位7節,雌花間隔6節,易坐果,連續坐果能力強;平均單瓜重1.70千克;果實橢圓形,果型指數1.28,果皮綠色,覆墨綠細鋸齒條,有蠟粉;果肉紅色,剖面均勻;果皮厚0.6厘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果皮硬度脆韌,較耐貯運,肉質口感酥脆纖維少。番茄紅素含量高。枯萎病室內苗期鑒定病情指數33.7,抗枯萎病。中抗炭疽病,耐低溫弱光,在低溫弱光條件下,植株生長勢穩健,膨果快。第1生長周期畝產2853.8千克,比對照紅小玉增產9.9%;第2生長周期畝產2964.9千克,比對照紅小玉增產10.6%。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育苗:早春保護地栽培,根據設施形式、保溫性能采用不同播期;秋延后栽培可在7月上旬采用防雨措施育苗栽培。營養缽自根苗或嫁接育苗。2.適時栽植:早春設施栽培應掌握地下10厘米處土溫穩定通過15℃、氣溫在12℃以上適時定植。定植前一周苗床逐步加強通風,最低氣溫降至8℃~10℃。并合理分級選苗、囤苗、促進發根、淘汰病、弱、僵苗。3.合理密植:一般地爬式栽培,每畝保苗900株左右,三蔓整枝,每株留1~2果。吊蔓栽培每畝1500~1800株,兩蔓或三蔓整枝,每株留1~2果;單蔓整枝可適當增加密度,每株留1果。4.棚溫管理:早春設施栽培,應采用多層覆蓋,提高溫度,兼顧光照。緩苗期,棚內溫度白天保持30℃左右,夜間不低于10℃;發棵期,白天20℃~25℃,夜間不低于12℃,伸蔓期白天為25℃~28℃,夜間穩定15℃以上;開花結果期需要較高溫度,白天30℃左右,夜間不低于16℃。5.整枝打杈:坐果前嚴格整枝打杈,果實坐穩后停止整枝打杈,兼顧通風透光保留足夠多的葉片以增加光合作用。6.肥水管理:以重施、長效、優質有機底肥為主,配合三元素復合肥30~40千克/畝,從定植到成熟無須追肥。在灌足底水的條件下,苗期以控水為主,若土壤缺水,可在伸蔓期前適當補水,果實成熟前一周嚴格控水,當頭茬瓜多數采收、二薦瓜膨大時,應及時灌水,并追施三元素復合肥50千克/畝。7.人工輔助授粉:保護地栽培條件下,應采用人工輔助授粉。8.適時采收:在人工授粉時應標記日期,按品種成熟日數,抽樣切瓜查驗,保證上市西瓜質量一致。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北京、寧夏日光溫室和大棚早春種植。
注意事項:1.抗病毒病能力較差。在秋延后保護地栽培時,應該嚴格覆蓋好防蟲網,并及時做好病毒病防治。2.保護地栽培時,在連續低溫弱光條件下,可能出現花粉發育不良問題,應及時采用坐瓜靈等生長調節劑處理來輔助坐果;低節位坐果和低溫下坐果會出現果型變短現象。3.推廣中應注意:防止低溫下坐果,忌距根部1.4米以內的低節位坐果。果實膨大期應保證水分供應,做到小水多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