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秦優17
申 請 者:咸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陜西榮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周軒 邢福升 華德釗 常勝利 賈戰通 陳鵬運
品種來源:7062A×2977C
特征特性:雜交種。甘藍型。中早熟。半冬性質不育三系雜交種,苗期半直立,葉片較大,裂葉,葉緣鋸齒,葉色淺綠,薄被蠟粉,莖稈粗壯,綠色,桿硬,花蕾大,花粉飽滿,花瓣圓,中大,側疊,勻生分枝,角果中長,粒多,雜種生長勢強,整齊,恢復率高,中早熟,成熟前色澤黃亮,全生育期239.8天,平均較對照秦優7號早熟1天,籽粒黑褐色。在密度1.0~1.2萬株/畝,株高150~175厘米,有效分枝部位4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11個,單株有效角果數425.5個,每果粒數22.5粒,千粒重3.5克。食用油芥酸含量0.0%,硫苷含量19.98~26.66微摩爾/克,含油量40.54%~46.58%。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強,抗寒性中等。第1生長周期畝產193.9千克,比對照秦優7號增產7.8%;第2生長周期畝產185.6千克,比對照秦優7號增產7.3%。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陜南與當地品種同期播種;2.播量:直播每畝0.3千克,移栽每畝0.1千克;3.密度:畝留苗0.8~1.2萬株;4.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 ,增施磷鉀肥,補施硼肥。一般畝施尿素15~18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或磷酸二銨15~20千克,鉀肥和硼肥可根據土壤情況適量補施,一般畝施硼肥0.5~0.75千克;5.加強田間管理:1~2葉期及時間苗,3葉期及時定苗,實施冬灌,及時培土中耕和防治病蟲害,封凍前培土壅根,保苗安全越冬。稻田要及時開溝排澇,做好蚜蟲、菌核病防治,蚜蟲每畝用10~20克吡蟲啉2000倍液或10克吡蟲啉和50毫升菊酯類殺蟲劑混合2000倍液防治,菌核病每畝用100克多菌靈1000倍液防治,葉面噴施硼肥、磷酸二氫鉀和2%的尿素等,增角、增粒、增粒重;6.適時收獲,堆垛后熟,及時打曬,防止發霉變質;7.大田收獲的油菜籽不能作種子用。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陜西南部漢中、安康冬油菜主產區秋季種植。
注意事項:在生產上應注意基施或追施硼肥,防治蚜蟲和菌核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