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蒙豆42
申 請 者:呼倫貝爾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呼倫貝爾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資02-146為母本、黑河38為父本配置組合,采用改良系譜法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生育期115天,比對照蒙豆9號晚1天。幼苗葉片綠色,下胚軸紫色,第一葉橢圓形。株高74厘米,亞有限結莢習性,主莖節數16.4,分枝數0.7個,披針葉、紫花、灰色茸毛。莢成熟褐色,微彎鐮形。籽粒圓形,淡黃色種皮,黃色種臍,百粒重19.3克。抗性鑒定,中抗大豆灰斑病(5.75MR),中抗大豆花葉病毒SMVⅠ號株系(32.50%MR),中感大豆花葉病毒SMVⅢ號株系(44.62%MS)。籽粒粗蛋白含量42.41%,粗脂肪含量20.16%。
產量表現:2015年參加大豆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10.1千克,比對照增產11.7%;2016年參加大豆極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39.6千克,比對照增產14.6%;2017年參加大豆極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0.1千克,比對照增產7.4%。
栽培技術要點:呼倫貝爾市中南部2100℃以上積溫區5月上、中旬播種。2400℃以上積溫區做救災品種可在6月5日前播種;高肥力地塊畝保苗1.8萬株,中低肥力地塊畝保苗1.9-2.1萬株。有條件時基肥每畝施1000-2000千克腐熟有機肥,種肥每畝用磷酸二銨10千克+硫酸鉀2.5千克+尿素2.5千克施于種下5-7厘米,初花期根據田間長勢結合中耕每畝追施5千克尿素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0.5-1.0%溶液2次。
注意事項: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旱時灌溉,澇時排水,8月上旬防治食心蟲;大豆花葉病重發區慎用。
審定意見:通過審定,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10℃活動積溫2100℃以上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