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關于印發2018年度省棉花品種試驗方案的通知
各試驗承擔單位:
現將《2018年度省棉花品種試驗方案》印發給你們,請嚴格按照方案要求,認真做好試驗工作,保質保量完成試驗任務。
2018年3月21日
2018年度省棉花品種試驗方案
一、試驗目的
鑒定棉花品種豐產性、適應性、抗病性、纖維品質及綜合表現等,為品種審定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二、試驗設置
(一)區域試驗(春棉長江流域)
參試品種16個(不含對照),設A、B 兩個組,每組各8個品種,對照品種為皖棉27號(皖雜5號)。每組設7個試點。
A組品種編號為A01-A08,B組品種編號為B01-B08,各組對照品種均不編號。
(二)生產試驗(春棉長江流域)
參試品種3個(不含對照),設1個組,對照品種為皖棉27號(皖雜5號)。設6個試點。
品種編號為S01-S03,對照品種不編號。
參試品種和承試單位見附表一、二。
三、試驗方法
(一)試驗設計
1、區域試驗
采用完全隨機區組排列(每個重復品種均需隨機排列,不得按品種編號順序排列),3次重復,小區凈面積20平方米(0.03畝),重復間留有走道,四周設4行以上保護行。
2、生產試驗
采用隨機排列,不設重復,小區凈面積333.3平方米(0.5畝),四周設保護行。
(二)試驗地要求
試驗地不受其它物體影響,無(或輕)棉花枯、黃萎病,土壤肥力中上等,地勢平坦,肥力均勻,前茬一致,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具有代表性。
(三)種植管理
(1)播種。按照當地春棉適宜播期播種。
(2)密度。種植密度一般每畝1800-2300株,區域試驗實收一般每畝不低于1700株。同一試點同一組別各品種密度應一致。
(3)施肥。按當地中高產施肥水平進行。氮、磷、鉀合理施用,注意鉀肥、硼肥施用。
(4)害蟲防治。做好棉田有關害蟲防治。
(5)化控。根據天氣和棉花長勢合理化控。
(6)排灌。及時排澇防漬和合理澆灌。
(7)一致性。各項田間管理措施應保持一致,同一措施應在一天內完成。
四、調查記載
按照《棉花品種試驗調查記載項目標準》進行調查和記載,調查結果當天記入《棉花品種試驗調查記載表》,及時整理填寫《棉花品種試驗報告》。
五、抗性鑒定
區域試驗品種,委托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進行枯萎病和黃萎病抗性鑒定。
抗病性鑒定種子從試驗種子中取樣編號,于4月中旬寄(送)到鑒定單位。
六、纖維品質檢測
區域試驗品種,由省種子管理總站組織有關人員,按不同區試點進行隨機取樣。每組抽取3個試點棉樣,統一編號,寄(送)到農業部棉花纖維品質檢測中心,進行纖維品質檢測。
七、轉基因成分檢測
(一)檢測范圍
對參試品種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
(二)檢測單位
安徽省農科院水稻所[農業部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督檢測中心(合肥)]。
(三)供種單位及供種量
省種子管理總站從參試種子中,每個品種抽取100克種子送樣檢測。
(四)結果報送
檢測單位將檢測結果于2018年9月底前發送給省種子管理總站。
八、DUS測試
按照《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測試工作的通知》要求辦理。
九、特殊情況報告
因災申請報廢的試驗,承試單位應于災害發生后3 天內電告、15 天內函告省種子管理總站和匯總單位。
產量上增產幅度大于30%時,各試點應在總結報告中說明原因,否則本點試驗結果報廢。
十、試驗總結
請各試驗承試單位,于2018年6月30日前將試驗落實情況、苗期小結,于2018年12月5日前將《棉花品種試驗調查記載表》和《棉花品種試驗報告》,分別寄(發)到省種子管理總站及省農科院棉花所。省種子管理總站,地址:合肥市廬州大道18號,郵編:230051,電話:0551-63436834,電子信箱:xiajing678@163.com。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地址:合肥市農科南路40號,郵編:230031,電話:0551-62827157,電子信箱:ahcotton@163.com。
十一、試驗匯總
省農業科學院何團結、產焰坤。
十二、其他事項
省種子管理總站全面負責試驗的管理工作,委托省農科院程福如、何團結、產焰坤等同志負責制定發放試驗調查記載項目表、試驗記載本、協助核查試驗執行情況、品質送樣抽取郵寄、試驗匯總等事宜。試驗中有什么問題,請及時與省種子管理總站品種試驗管理辦公室聯系,聯系電話0551-63436834。
附表一:2018年度省棉花品種試驗參試品種表;
附表二:2018年度省棉花品種試驗承試單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