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油菜
品種名稱:銅油2008
申 請 者:安徽華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安徽省銅陵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銅A01×0337C
特征特性:食用油雜交種。半冬性甘藍型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油菜。全生育期平均230天,比對照皖油14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株型緊湊,抗倒性強。株高155厘米左右,單株有效角果數560個左右,每角粒數22粒,千粒重3.6克。芥酸0.8%,硫苷30.35微摩爾/克餅,粗脂肪40.66%。低抗菌核病,抗病毒,抗寒性較好,抗裂莢性較強,抗倒性較好。第1生長周期畝產167千克,比對照皖油14增產6.2%;第2生長周期畝產179千克,比對照皖油14增產5.6%。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播量:育苗移栽以9月中旬,直播以9月底至10月初為宜,畝留苗育苗移栽0.8~1萬株,直播1.5~1.6萬株。2.科學施肥:重施底肥,增施有機肥料,N.P.K配合使用。畝施尿素 8千克、復合肥40~50千克,硼肥1~1.5千克,或蕾苔期噴施0.5~0.75千克硼肥。3.田間管理:早間苗,在2~3片真葉時及時間苗,5片真葉時及時定苗,適時中耕鋤草,培育壯苗。為防止冬季凍害,應在中耕鋤草時對油菜進行壅土,適時冬灌,一般在越冬前日平均氣溫降至5℃~4℃時進行冬灌,次年春季油菜返青期要注意中耕保墑,一般在春灌或雨后要合墑淺鋤保墑,抽薹期結合中耕培土,可破壞菌核病的子囊盤和保墑防倒。4.防治病蟲:防治地下蟲害,播前整地時每畝撒施殺蟲劑田間耙入土中誘殺。油菜越冬前主要防蚜蟲、跳蟲甲、菜青蟲、蕪青葉蜂、小菜蛾等。春季防蟲以菜莖象蟲甲、蚜蟲為主。菜莖象蟲甲要在產卵前(油菜抽薹初期)防治,蚜蟲在油菜初花后危害加重,應及時摘除“蚜棒”和進行藥劑防治。菌核病在灌區要注重農業措施防治。采取合理輪作,培育壯苗,控制氮肥施用,春季中耕培土,薹花期摘除枯黃老葉、病葉等并輔之以藥劑防治,可取得良好效果。5.適時收割,保證油菜豐產豐收。人工收割在七成熟時早晨或陰天收獲為宜。適宜的收割期是在油菜全田謝花后30天左右,主花序角果變黃色,下部角果種子呈現品種固有色澤,全田70%~80%角果現黃色即可收割。收割過晚,易造成落莢落粒,從而降低產量。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江淮丘陵區、沿江區、皖南山區秋季播種。
注意事項:該品種抗菌核病中等。菌核病在灌區要注重農業措施防治,采取合理輪作,培育壯苗,控制氮肥施用,春季中耕培土,薹花期摘除枯黃老葉、病葉等并輔之以適當的藥劑防治,可取得良好效果。同時注意使用藥劑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