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甘薯
品種名稱:龍薯24號
申 請 者: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龍薯39-1為母本自然雜交
特征特性:淀粉和鮮食兼用型品種。生育期130~150天,株型半直立,蔓長,單株分枝數5~12條,葉形深裂,葉片大小中等,頂葉、成葉均為綠色,葉主脈、葉側脈、柄基、脈基均為紫色,葉柄、莖為綠帶紫,蔓粗中等,單株結薯2~4個,薯塊紡錘形,薯皮黃色,薯肉黃色,結薯集中,薯塊均勻。烘干率31.97%,淀粉率21.45%,粗蛋白2.25%。鮮薯產量:第1生長周期平均畝產2057.6千克,比對照金山57減產17.4%,第2生長周期平均畝產2378.6千克,比對照金山57減產21.3%;薯干產量:第1生長周期平均畝產670.1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4.1%,第2生長周期平均畝產740.0千克,比對照金山57減產2.1%;淀粉產量:第1生長周期平均畝產452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12.5%,第2生長周期平均畝產492.5千克,比對照金山57增產5.9%。
栽培技術要點:春薯5月份種植,夏薯立秋前種植。春薯密度3000~3500株/畝,夏薯密度3500~4000株/畝。每畝施純氮10千克,氮、磷、鉀比例為1:0.5:1.5,基肥、點穴肥、夾邊肥比例為5:1:4。生育期控制在135天左右。不宜在薯瘟病區種植,生產上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福建薯瘟病輕發區春季和夏季種植。
注意事項:該品種感薯瘟病,不宜在病區推廣。要注意防治斜紋夜蛾、白粉虱等害蟲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