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向日葵
品種名稱:太食3196
申 請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楊芬 雷偉 郭寶德 冀麗霞 李廣信 石紅衛
品種來源:309A×F216R
特征特性:食用型向日葵雜交種。平均生育期105天,株高175~190厘米;幼莖淺綠色,莖粗約2.8厘米;葉片數26~28片,葉片大、心型、綠色,邊緣規則鋸齒狀;舌狀花卵圓形呈中等黃色,管狀花黃色,花粉淡黃色;花盤平,直徑約21厘米,成熟期水平向下;籽粒闊卵形,黑底白道,平均粒長2.0厘米,粒寬0.8厘米,單盤重116克,百粒重13.8克,籽仁率61.3%。籽實蛋白質18.1%,油酸含量72.1%,維生素E含量10.0毫克/100克。中抗黃萎病、黑斑病,中感根腐型菌核病、列當(G小種)。第1生長周期畝產248.8千克,比對照YS809增產18.4%;第2生長周期畝產220.8千克,比對照YS809增產12.6%。
栽培技術要點:1.選擇三年無葵花種植的中上肥力田塊種植,避免重迎茬種植。2.每畝施有機肥3000千克左右、過磷酸鈣50千克或磷酸二銨10~15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鉀10千克、結合深耕施入。3.一般適宜播種期是5月10日至6月20日;每畝播種量1.5千克;播種深度:2~3厘米,種子種在濕土上,用細濕土覆蓋或壓砂。4.合理的畝保苗密度為500株,肥力條件高的田塊宜采用大小行種植,大行7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40厘米。中等肥力采用等行距種植,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5.全生育期澆水2~3次(開花期、灌漿期),結合澆頭水,畝追尿素20千克。6.植株上部4~5片葉及花盤背面變黃,籽粒變硬,舌狀花脫落時方可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山西西北部及晉南的干旱地、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春播種植。
注意事項:重茬減產幅度大,要合理倒茬,避免在重茬的土地上種植;成熟期鳥害嚴重,需及時搭建防鳥網;對菌核病和列當(G小種)為中感水平,要避免在菌核病和列當高發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