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2018年北京市大豆品種試驗方案》的通知
一、試驗目的
鑒定各參試品種在京郊不同生產條件下豐產性、穩產性、抗逆性及成熟期等性狀表現,從中篩選出適宜京郊種植的高產、穩產、優質的春、夏播大豆品種,為新品種審定及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二、試驗任務
1、試驗品種及組別
本年度大豆試驗包括春、夏播區域試驗和夏播生產試驗共三部分。其中:
(1)春播區域試驗2個品種:中黃30(對照)、中黃322。
(2)夏播區域試驗12個品種:中黃37(對照)、中黃205、中黃209、中黃323、中黃324、中黃73、中品16067、中品16456、中黃210、中黃102、天官隆發08、天官隆發21。
(3)夏播生產試驗3個品種:中黃37(對照)、中作10-765、中黃209。
2、承試單位
北京綠友田園植物品種試驗站、北京市延慶區有機蔬菜研究所、北京市弘宏科農場、北京榮濤豌豆產銷專業合作社、北京青云龍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三、試驗設計
1、區域試驗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密碼編號播種,三次重復。試驗田四周設保護行。
春播試驗行距60cm,6行,6米長,小區面積21.6平方米,全區收獲計產,種植密度12000株/畝。
夏播試驗行距50cm,6行,7米長,小區面積21平方米,全區收獲計產,種植密度15000株/畝。
參加區域試驗的品種,同年參加指定單位的抗病性鑒定及由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的轉基因檢測、DNA指紋檢測、DUS檢測等專項鑒定。
2、生產試驗
試驗采用隨機排列試驗設計。不設重復,每品種333平方米,全區收獲計產。
春播品種種植密度12000株/畝,夏播品種種植密度15000株/畝。
進入生產試驗的品種,須進行品質檢測,由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四、試驗要求
1、試驗地安排在地勢平坦、地力均勻、無邊際影響、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兔害嚴重的地塊應設置防護網。
2、適時足量播種,播種深淺一致,及時間苗,確保苗齊、苗全、苗勻、苗壯。定植密度不超過要求密度的±5%。
3、同一試點管理措施在時間、數量、質量上一致。生產試驗管理措施同實際生產,需注意病害的防治。但是,區域試驗管理措施中不得防治病害,不得使用各種植物生長調節劑。
4、當大豆植株達到完熟期后及時收獲。成熟一個,收獲一個。要求每小區單收、單脫、單晾曬,測定含水率,折算成標準含水率(13%)時的全小區產量(以公斤為單位,保留兩位小數)。對于成熟期過晚,且影響下茬作物播種或難以霜前成熟的品種,可以在成熟前收獲,但應明確記載收獲時的發育狀態。收獲后,對生產試驗的品種(包括對照),每品種取500克樣品(用于品質分析),并于10月31日前,交寄至北京市種子管理站品種審定管理科。
五、栽培管理
加強田間管理,適時施肥澆水,及時防治蟲害(避免蟲害造成的過度減產問題),使品種充分發揮出其增產潛力。
春播試驗在5月15日左右播種;夏播試驗在6月20日左右播種。
六、試驗記載
按照試驗田間記載冊項目和標準及時進行田間調查和室內考種。考種結束后及時整理資料,填寫試驗記載檔案,產量數據請保留兩位小數,于10月31日前,將填寫完整的田間記載冊檔案、記載檔案(加蓋單位公章,同時報送電子版)和樣品交北京市種子管理站品種審定管理科。
附件
(上傳網上稿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