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天津市品審會第31次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的公示
根據《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現將天津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31次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的初審意見、各試點試驗數據結果等予以公示(詳見天津市農村工作委員會網www.tjaci.gov.cn),公示期為30日(自2018年2月27日至2018年3月28日)。公示期內,如有異議,可向天津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反映,并提供書面說明材料,包括異議內容、異議人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手機號碼、電子郵件等聯系方式,異議單位書面說明材料需加蓋單位公章,通過快遞方式或專人送達天津市種子管理站。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天津市種子管理站,李文琴(郵編:300061,通訊地址:天津市河西區黑牛城道176號,電話:022-28450802,傳真:022-28450811)。
附件:1、初審通過品種目錄
2、初審通過品種簡介
天津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
2018年2月26日
附件1
初審通過品種目錄
|
作物
|
序號
|
品種名稱
|
品種來源
|
育 種 者
|
|
稻
|
1
|
津原77
|
津原100/津原89
|
天津市原種場
|
|
玉米
|
2
|
天塔215
|
H00-8910×H88
|
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
|
3
|
先玉1611
|
PH2GAA×PH435N
|
鐵嶺先鋒種子研究有限公司
|
|
|
4
|
正大1471
|
Q5861×Q9301
|
襄陽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
5
|
現代59
|
XD2458-2×京2416
|
河南省現代種業有限公司
|
|
|
6
|
美玉20號
|
黃06×729nct
|
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
|
|
|
棉花
|
7
|
NXZ1106
|
102A×BK-8
|
山東農興種業有限公司
|
|
8
|
金農棉518
|
富億農12號/神農489
|
天津金世神農種業有限公司
|
|
|
9
|
魯棉696
|
魯棉研21號/(新911/R2934)F2
|
山東棉花研究中心
|
|
|
大豆
|
10
|
中黃311
|
中作96054-10-1/中黃24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
11
|
中黃73
|
中黃38航天誘變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
|
12
|
中黃314
|
哈交06-8009/農大5554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
|
13
|
濟J12105
|
魯豆12/中品94-6
|
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附件2
初審通過品種簡介
(一)稻品種
品種名稱:津原77
申 請 者:天津市原種場
選 育 者:天津市原種場
品種來源:津原100/津原89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常規粳稻品種。全生育期173天。株高107.5厘米,穗長18.5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6.3萬,每穗總粒數162.1粒,結實率92.2%,千粒重26.1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為5.0,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條紋葉枯病最高級3級,中感稻瘟,抗條紋葉枯病。主要米質指標:整精米率67.6%,堊白粒率20%,堊白度5.0%,直鏈淀粉含量15.0%,膠稠度73毫米。2017年品質檢測結果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3級。
產量表現:2016年天津市春稻區試,平均畝產676.2千克,比對照津原45增產2.4%。2017年天津市春稻區試,平均畝產674.9千克,比對照津原45增產4.5%。2017年天津市春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8.8千克,比對照津原45增產1.3%。
栽培技術要點:1、做好播種前曬種與消毒,用咪鮮胺.殺螟丹浸種4-5天。2、播種:適宜的播種期為4月上中旬。3、插秧:插秧期為5月中下旬,適宜的插秧密度:行距30厘米,株距15-16厘米,每穴3-5苗。4、施肥:中等地力畝需施純氮17千克、P2O5 6.5千克,配合施用鉀、鋅肥;氮、磷、鉀肥以底肥為主,耕地前或耙地前一次性施入;早施分蘗肥,促蘗;早施孕穗肥,孕穗初期施尿素5-6千克。5、科學灌水:插秧后至分蘗期一般上水6-10厘米,分蘗末期依據苗情曬田5-7天,孕穗期至齊穗期不能缺水,灌漿后期間歇灌溉,收割前7天左右停水。6、病、蟲害防治:及時預防稻瘟病和稻曲病,稻穗破口前5-7天噴施藥防治一次、齊穗期防治一次;及時防治稻水象甲、二化螟等蟲害。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市作一季春稻種植。
(二)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天塔215
申 請 者: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選 育 者: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00-8910×H88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春玉米品種。生育期115.3天。株高273.4厘米,穗位100.5厘米,株型半緊湊,穗長17.9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數17.7,禿尖長0.8厘米,單穗粒重176.4克,百粒重35.3克,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接種鑒定結果:抗大斑病,高抗絲黑穗,感莖腐病,抗灰斑病,中抗穗腐病。品質檢測結果:容重767g/L,粗蛋白(干基)9.92%,粗淀粉(干基)76.55%,粗脂肪(干基)4.03%,賴氨酸(干基)0.26%。2016年區域試驗3個試點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2.65%,2017年區域試驗6個試點莖腐病平均發病率0.4%。
產量表現:2016年天津市春玉米區試,平均畝產653.6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7.3%。2017年天津市春玉米區試,平均畝產701.6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8%。2017年天津市春玉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1.2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3%。
栽培注意要點:播期4月26日左右,畝留苗在4000株較為適宜,肥料運作以重底輕追為重點,80%的肥料可作底肥施入,20%在大喇叭口前期一次性追施。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市作春玉米種植。
品種名稱:先玉1611
申 請 者:鐵嶺先鋒種子研究有限公司
選 育 者:鐵嶺先鋒種子研究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PH2GAA×PH435N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春玉米品種。生育期113.7天。株高257.7厘米,穗位93.2厘米,株型半緊湊,穗長18.9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數16.6,禿尖長1.0厘米,單穗粒重182.3克,百粒重32.4克,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接種鑒定結果:抗大斑病、感絲黑穗病、中抗莖腐病、抗灰斑病、感穗腐病。品質檢測結果:容重762g/L,粗蛋白(干基)8.82% ,粗淀粉(干基)73.90% ,粗脂肪(干基)3.77% ,賴氨酸(干基)0.25% 。2016年區域試驗3個試點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2.45%。
產量表現:2016年天津市春玉米區試,平均畝產672.8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20.8%。2017年天津市春玉米區試,平均畝產723.9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4.3%。2017年天津市春玉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1.5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2.1%。
栽培注意要點:五月上旬適時播種。種植密度每畝4000-4500株左右。肥水管理:每畝施磷酸二銨15千克和硫酸鉀5千克做種肥,追肥尿素每畝30千克。先玉1611穗位適中,穩產,苞葉覆蓋度適中,耐密植,密度不宜過低。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市作春玉米種植。
品種名稱:正大1471
申 請 者:襄陽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選 育 者:襄陽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Q5861×Q9301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夏玉米品種。生育期104.0天。株高242.1厘米,穗位104.7厘米,株型緊湊,穗長17.7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數13.1,禿尖長0.2厘米,單穗粒重169.1克,百粒重38.5克,軸白色,籽粒黃色,中間型。接種鑒定結果:抗小斑病、中抗莖腐病、抗穗腐病、感彎孢葉斑病、感瘤黑粉病。品質檢測結果:容重764g/L,粗蛋白(干基)10.08% ,粗淀粉(干基)73.91% ,粗脂肪(干基)4.26% ,賴氨酸(干基)0.27% 。
產量表現:2016年天津市夏玉米區試,平均畝產713.2千克,比對照京單28增產8.2%。2017年天津市夏玉米區試,平均畝產715.8千克,比對照京單28增產5.4%。2017年天津市夏玉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93.1千克,比對照京單28增產5.9%。
栽培注意要點:播種適期以當地種植季節為標準,玉米耕作區5月1日--6月25日播種,密度控制在5000-6000株/畝,可有效利用環境資源,提高群體產量。重施底肥,以農家肥為主,有條件的,每畝施欄糞1000-2000公斤或N.P.K三元復合肥25公斤/畝。苗肥4-5片可見葉時施入,畝施尿素10公斤,穗肥10-12片葉時施入,畝施尿素20公斤,視長勢在抽雄吐絲期可補施粒肥,畝施尿素2.5-5公斤,機械化種植可一次性施緩控釋肥。大喇叭口期采用生物農藥丟芯葉的辦法,防治玉米螟。該品種在低密度下種植,單株產量較低,應適當增加種植密度,基本苗種植5000-6000株/畝。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市作夏玉米種植。
品種名稱:現代59
申 請 者:河南省現代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河南省現代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XD2458-2×京2416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夏玉米品種。生育期104.0天。株高241.2厘米,穗位106.8厘米,株型半緊湊,穗長17.3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數13.5,禿尖長1.3厘米,單穗粒重179.1克,百粒重43.5克,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接種鑒定結果:中抗小斑病、中抗莖腐病、高感彎孢葉斑病、高感瘤黑粉病、中抗穗腐病。品質檢測結果:容重741g/L,粗蛋白(干基)8.55% ,粗淀粉(干基)76.21% ,粗脂肪(干基)4.20% ,賴氨酸(干基)0.25% 。2016年生產試驗5個試點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11.25%;2014年區域試驗4個試點莖腐病發病率1.5%,2016年生產試驗5個試點莖腐病發病率1.6%。
產量表現:2014年天津市夏玉米區試,平均畝產732.5千克,比對照京單28增產3.3%。2015年天津市夏玉米區試,平均畝產739.3千克,比對照京單28增產14.8%。2016年天津市夏玉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94.9千克,比對照京單28增產6.9%。2017年天津市夏玉米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94.5千克,比對照京單28增產6.1%。
栽培注意要點:夏播6月中上旬播種,直播或套播,每畝4500株,底肥施用優質農家肥10000-20000kg·hm-2(最好結合秋整地破壟深施),播種時施磷酸二銨200kg·hm-2或玉米專用復合肥,注意施肥要均勻深施,避免燒苗。追施尿素200kg·hm-2,地力肥厚,可集中在抽雄前一次施入。大喇叭口期用甲拌磷顆粒灌心防治玉米螟。采用機械或人工下棒、機械脫谷的分段收獲方式。該品種種植密度過大果穗容易出現禿尖,中高肥水管理,種植密度控制在4500株/畝左右。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市作夏玉米種植。
品種名稱:美玉20號
申 請 者: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黃06×729nct
特征特性:出苗至采收期91天。株高273.1厘米,穗位119.2厘米,穗長22.9厘米,穗粗5.1厘米,禿尖長3.4厘米,穗行數17.1,行粒數35.7。籽粒白色,穗軸白色。抗性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感瘤黑粉病。品質檢測:支鏈淀粉占總淀粉百分比為100%。
產量表現:2016年京津冀滬渝鮮食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鮮果穗1049.3千克,比對照乾坤銀糯增產3.2%。2017年天津市鮮食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鮮果穗981.5千克,比對照乾坤銀糯增產7.4%。
栽培技術要點:1、隔離種植:一般要求種植田塊周圍200米以上范圍內不能種植其它類型玉米,時間隔離要求花期相差15天以上。2、播期:4月10日-4月底。3、栽培密度:每畝留苗3300株。4、施肥技術:全季玉米每畝用氯化鉀1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尿素35千克;磷、鉀肥作基肥施用,尿素分基肥、苗肥、穗肥3次施用,基肥30%,苗肥4-5葉時施用占20%,穗肥在10-12葉時施用占尿素總用量50%。5、防治病蟲害:苗期主要防治地老虎和螻蛄,中后期防治玉米螟和蚜蟲。6、及時去除分蘗和小穗,玉米吐絲期如遇到刮風、連續下雨,需人工輔助授粉。7、及時收獲,春播一般在吐絲授粉后20-23天收獲。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市作鮮食糯玉米種植。
(三)棉花
品種名稱:NXZ1106
申 請 者:山東農興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山東農興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102A×BK-8
特征特性:中熟轉基因抗蟲雜交棉,纖維品質Ⅱ型品種。生育期117天,株型塔型,葉片中等大小、中綠,茸毛較少,鈴卵圓型,株高114.3厘米,果枝節位6.8節,鈴重7.1克,衣分39.5%,霜前花率95%。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耐枯萎病(14.8),耐黃萎病(33.7)。抗棉鈴蟲性鑒定結果:抗棉鈴蟲。纖維品質檢測結果:上半部絨長29.9mm,斷裂比強度31.7cN/tex,馬克隆值5.0,整齊度指數85.0%,伸長率6.1%,反射率76.5%,黃度7.4,紡紗均勻指數146。
產量表現:2015年天津市春棉區域試驗,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96.2千克、123.8千克和119.8千克,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號增產7.2%、3.2%和3.5%。2016年天津市春棉區域試驗,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84.4千克、106.2千克和102.4千克,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號增產12.9%、6.0%和7.7%。2017年天津市春棉生產試驗,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51.8千克、97.8千克和89.4千克,分別比對照石抗126增產10.1%、13.0%和13.8%。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地膜覆蓋一般在4月20日左右播種。2、種植密度。一般地塊畝留苗2500-3000株左右,低水肥可適當增加至畝留苗3000-3500株左右。3、該品種前期發育快,架子較大,前中期結鈴集中,要適當增施鉀肥。同時加強花鈴期肥水管理。4、化控:黃萎病發病略重,易有輕微早衰。應盡量選擇無病地塊,或在花鈴期重施鉀肥以增加,棉株抗病性,花鈴后期補施氮肥以防早衰。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市作一季春棉種植。
品種名稱:金農棉518
申 請 者:天津金世神農種業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天津金世神農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富億農12號/神農489
特征特性:中熟轉基因抗蟲常規棉,纖維品質Ⅲ型品種。生育期120天,株型塔型,葉片中等大小、中綠,茸毛短少,鈴卵圓型,株高109.5厘米,果枝節位7.1節,鈴重6.8克,衣分39.9%,霜前花率92%。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高抗枯萎病(0.0),耐黃萎病(26.1)。抗棉鈴蟲性鑒定結果:抗棉鈴蟲。纖維品質檢測結果:上半部絨長29.0mm,斷裂比強度31.6cN/tex,馬克隆值5.4,整齊度指數85.0%,伸長率6.7%,反射率79.2%,黃度7.4,紡紗均勻指數143。
產量表現:2016年天津市春棉區域試驗,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68.4千克、105.9千克和102.2千克,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號增產6.6%、5.7%和7.4%。2017年天津市春棉區域試驗,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45.7千克、100.1千克和88.8千克,分別比對照石抗126增產4.0%、11.6%和12.7%。2017年天津市春棉生產試驗,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43.4千克、96.5千克和86.7千克,分別比對照石抗126增產6.3%、11.6%和10.4%。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地膜覆蓋播種一般在4月25日左右播種。2、合理密植。高水肥地畝留苗3000-3500株左右,中水肥地畝留苗4000-4500株左右,低水肥5000株左右。3、科學運用肥水。基肥占總量的60%,追肥40%。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應早施花鈴肥。建議畝施底肥磷酸二銨15公斤,氯化鉀15公斤,尿素10公斤,初花期畝追施尿素15公斤。4、化控:建議蕾期、初花期、打定后一周畝施縮節胺分別為2克、2-3克、2-3克,具體用量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5、治蟲:本品種對棉鈴蟲有較好抗性,但棉鈴蟲大發生年份還應輔以藥物除治。及時除治其它害蟲。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市作一季春棉種植。
品種名稱:魯棉696
申 請 者:山東棉花研究中心
育 種 者:山東棉花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魯棉研21號/(新911/R2934)F2
特征特性:中熟轉基因抗蟲常規棉,纖維品質Ⅲ型品種。生育期118天,株型塔型,葉片中等大小、中綠,茸毛較少,鈴圓型,株高105.7厘米,果枝節位6.8節,鈴重6.1克,衣分40.8%,霜前花率95%。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抗枯萎病(6.1),耐黃萎病(25.6)。抗棉鈴蟲性鑒定結果:抗棉鈴蟲。纖維品質檢測結果:上半部絨長30.7mm,斷裂比強度33.2cN/tex,馬克隆值5.1,整齊度指數86.0%,伸長率5.9%,反射率76.9%,黃度7.1,紡紗均勻指數156。
產量表現:2015年天津市春棉區域試驗,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91.1千克、124.1千克和121.1千克,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號增產5.4%、3.4%和4.6%。2016年天津市春棉區域試驗,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67.9千克、106.3千克和102.5千克,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號增產6.4%、6.1%和7.8%。2017年天津市春棉生產試驗,籽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34.1千克、93.4千克和85.8千克,分別比對照石抗126增產2.3%、8.0%和9.3%。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地膜覆蓋一般在4月20日左右播種。2、種植密度。一般地塊畝留苗3000-3500株左右。3、重施有機肥作底肥,增施磷、鉀肥,見花重施花鈴肥。4、注意搞好化控,及時防治棉蚜、紅蜘蛛、盲蝽蟓等非鱗翅目害蟲。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市作一季春棉種植。
(四)大豆
品種名稱:中黃311 (試驗用名:中作J12153)
申 請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中作96054-10-1/中黃24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08.7天,較對照品種中黃13早熟4.0天。卵圓葉、白花、棕毛,無限結莢習性。株高100.2厘米,主莖19.6節,有效分枝2.8個,單株粒數120.6粒,單株粒重24.2克,百粒重18.9克,籽粒圓形,種皮黃色,褐臍,籽粒無光澤。接種鑒定,高抗花葉病毒病3號株系;高抗花葉病毒病7號株系。籽粒粗蛋白質含量(干基)40.25%,粗脂肪含量(干基)21.95%。2017年品質檢測結果為高油大豆。
產量表現:2016年參加天津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30.9公斤,比對照增產9.5%;2017年參加天津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30.9公斤,比對照增產9.5%;2017年參加天津夏大豆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14.5公斤,比對照增產7.7%。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夏播種植,種植密度一般在每畝1.2-1.3萬株左右;精細整地,確保全苗,及時定苗,做到苗勻、苗齊、苗壯;重施底肥,花莢期根據長相長勢噴葉面肥,花莢期如遇干旱及時灌溉;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適時收獲。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作夏大豆種植。
品種名稱:中黃73
申 請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中黃38航天誘變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1.3天,較對照品種中黃13早熟1.4天。橢圓葉、白花、灰毛,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90.6厘米,主莖16.1節,有效分枝2.4個,單株粒數111.0粒,單株粒重22.5克,百粒重19.7克,籽粒圓形,種皮黃色,淺褐色臍,籽粒有光澤。接種鑒定,中抗花葉病毒病3號株系;抗花葉病毒病7號株系。籽粒粗蛋白質含量(干基)38.57%,粗脂肪含量(干基)20.79%。
產量表現:2016年參加天津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22.7公斤,比對照增產13.3%;2017年參加天津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29.0公斤,比對照增產8.6%;2017年參加天津夏大豆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12.9公斤,比對照增產6.7%。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密度為1.5-1.8萬 株/畝,注意施肥結合灌水,注意防治病蟲草害。由于該品種為喜肥水類型,建議在中等以上肥力條件下種植;建議秋施用有機肥;施用化肥作種肥,花期追施氮肥;干旱時,應及時灌水,特別是鼓粒期,要防止秋吊,并結合施肥,以增粒重;要注意及時防治病蟲草害,保增產。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作夏大豆種植。
品種名稱:中黃314(試驗用名:中作J12055)
申 請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哈交06-8009/農大5554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1.3天,較對照品種中黃13早熟1.4天。卵圓葉、紫花、灰毛,有限結莢習性。株高80.8厘米,主莖15.9節,有效分枝3.0個,單株粒數100.1粒,單株粒重22.5克,百粒重22.0克,籽粒圓形,種皮黃色,淺褐色臍,籽粒有光澤。接種鑒定,抗花葉病毒病3號株系;抗花葉病毒病7號株系。籽粒粗蛋白質含量(干基)44.96%,粗脂肪含量(干基)19.66%。
產量表現:2016年參加天津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15.2公斤,比對照增產9.5%;2017年天津市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23.55公斤,比對照中黃13增產5.9%;2017年天津市夏大豆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07.12公斤,比對照中黃13增產3.9%。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在中、上等肥力地塊進行人工點播或機械播種種植,夏播種植,種植密度一般在每畝1.3-1.5萬株左右;精細整地,確保全苗,及時定苗,做到苗勻、苗齊、苗壯;重施底肥,花莢期根據長相長勢噴葉面肥,花莢期如遇干旱及時灌溉;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適時收獲。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作夏大豆種植。
品種名稱:濟J12105
申 請 者: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育 種 者: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魯豆12/中品94-6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12.3天,較對照品種中黃13早熟0.4天。披針葉、白花、灰毛,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79.4厘米,主莖13.9節,有效分枝3.1個,單株粒數106.0粒,單株粒重24.4克,百粒重23.0克,籽粒圓形,種皮黃色,褐臍,籽粒有光澤。接種鑒定,中感花葉病毒病3號株系;感花葉病毒病7號株系。籽粒粗蛋白質含量(干基)41.54%,粗脂肪含量(干基)21.5%。2017年品質檢測結果為高油大豆。
產量表現:2016年參加天津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0.4公斤,比對照增產1.98%;2017年天津市夏大豆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11.64公斤,比對照中黃13增產0.4%;2017年天津市夏大豆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03.05公斤,比對照中黃13增產2.7%。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時間6月10日至6月25日。密度1.2-1.5萬株/畝,行距40厘米,株距9-15厘米。播前畝施10-15公斤復合肥作底肥,或花前追施同量的復合肥。及時滅除雜草、防治蟲害,花莢期遇旱及時澆水、注意排澇。
初審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初審。適宜天津作夏大豆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