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種子協會關于2018年在長江中下游稻區開展水稻品種篩選試驗的通知
各種業企業、科研教學單位:
為深入貫徹行業主管部門提出:“川種走出去、協會要服務好行業,圍繞種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工作思路,明確工作目標,為振興川種貢獻力量”的指導思想,初步鑒定評價新選育水稻品種(組合,下同)在長江中下游中稻區的適應性、豐產性、穩產性、抗逆性及米質等,為四川水稻品種參加各類區試提供科學依據,安排本試驗。
一、水稻品種需求及特性要求
總體要求:抗倒、耐熱,中等穗,多分蘗。
特性要求:
1.抗倒:要求株型緊湊、植株矮、葉子小、莖干硬。
2.耐高溫:長江下游15、16、17年連續三年7月-8月高溫熱害,品種間耐熱性差異明顯,農戶和經銷商普遍關注品種耐熱性。
3.米質優:平原地區除部分區域(信陽光山縣、平橋區、浉河區、息縣,安徽合肥長豐縣、肥東縣,壽縣部分區域,湖北孝感市安陸縣、孝昌縣)外,對米質有明確要求,主要是受大米加工廠收購傾向影響。
4.抗 病:白葉枯、稻瘟病等,稻曲病等非主要因素,年度間有要求。
5.生育期: 根據各地耕作習慣,具體要求不等。中稻生育期一般以豐兩優4號為對照,在130-138天左右為宜。
二、參試品種來源
省內各種業企業、科研教學單位根據本單位品種資源情況嚴格按照品種要求自愿申請(參照省品比申請表填,請排好序電子版報省種子協會郵箱),協會組織相關專家評審通過后紙質版蓋章寄協會唐洪慧收。
申請結束時間:2018年2月28日。
三、試驗安排
2018年擬安排1組試驗,參試品種30—50個(不含對照) 。試驗方案參照省品比試驗。試點擬安排在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河南、陜西漢中等中稻區。
四川省種子協會
2018年2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