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玉源606
申請單位:張掖市玉源農業科技研發中心、張掖市建國作物種質創新育種工作室、臨澤璟祺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民樂縣樂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張掖玉米種子研究院
選育單位:張掖市玉源農業科技研發中心、張掖市建國作物種質創新育種工作室、臨澤璟祺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民樂縣樂民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張掖玉米種子研究院
品種來源:以5117為母本,9S815為父本組配的雜交種,原代號G1606。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幼苗第一葉尖直挺,葉色深綠,幼莖淺紫;株高285厘米,穗位高85厘米,株型緊湊,葉片數19片,雄穗分枝7~9個,花藥淺粉色,穎殼綠色。花絲淺紫色。果穗錐型,穗長19.3厘米,穗粗4.9厘米,穗軸紅色,軸粗2.7厘米,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9粒,出籽率87%。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81克,容重760克/升。籽粒含粗蛋白10.3%,粗脂肪3.49%,粗淀粉71.17%,賴氨酸0.29%,生育期128~133天,較對照德美亞3號晚熟2~3天。抗病性經接種鑒定,中抗穗腐病,感絲黑穗病和莖腐病。
產量表現:在2016~2017年甘肅省玉米品種區域試驗中,平均畝產957.3公斤,較對照德美亞3號增產7.1%,201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62.5公斤,較對照德美亞3號增產8.3%。
栽培要點:種子包衣或拌種后,于4月上中旬采取40~60厘米寬窄行播種,畝保苗6000~6500株。底肥畝施優質農家肥3500~4000公斤,磷酸二銨15~20公斤,氮肥10公斤,鉀肥10~15公斤。追肥結合灌水畝施氮肥,拔節期15公斤,大喇叭口期25公斤。灌漿前期10公斤。
適宜范圍:適宜在我省中晚熟水地玉米區機收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