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甜瓜
品種名稱:甬甜5號
申 請 者: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寧波豐登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王毓洪 臧全宇 皇甫偉國 丁偉紅 黃蕓萍 馬二磊
品種來源:YW10-3×MNH04-6
特征特性:雜交種。厚皮型。植株蔓生、生長勢較強,葉片綠色,心形,近全緣。葉面長23厘米,葉面寬29厘米,葉柄長24厘米;平均節間長9厘米,側枝(結果枝)長20厘米,株型開展,子蔓結果,最適宜的坐瓜節位為主蔓第12~15節側枝。單果重為1.6千克左右,果實橢圓形,果皮為白色,幼果面有皺褶,成熟后平整,網紋稀細,果肉橙色;肉質為脆肉型,口感松脆、細膩。春季果實發育期38天左右,全生育期100天左右。秋季果實發育期36天左右,全生育期95天左右。較抗蔓枯病、白粉病和霜霉病,病毒病的株發病率較低,耐高溫性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松脆、細膩,清香、爽口。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142千克,比對照東方蜜1號增產4.08%;第二生長周期畝產2084千克,比對照東方蜜1號增產4.56%。
栽培技術要點:春季宜于溫度較高時播種,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秋季于7月底至8月上旬播種。可采用36穴穴盤或營養缽育苗。春季苗齡30~40天,3~4葉1心時定植;秋季苗齡10~15天,1~2葉1心時定植。立架栽培:跨度6米以上大棚栽培,畦寬1米左右,畦高30厘米以上,溝寬50厘米左右,覆蓋地膜,有條件的可鋪設滴灌。栽培前在棚四周鋪設20~30目防蟲網。避免與葫蘆科植物連作。可單行或雙行定植,株距40~45厘米,畝栽種1000~1200株,單蔓整枝,對主蔓第12~15葉節的雌花進行人工授粉,每株保留1個果實。爬地栽培:跨度6米以上大棚栽培,畦寬1.5~2米,畦高25厘米以上,溝寬60厘米左右,覆蓋地膜,可鋪設滴灌。栽培前在棚四周鋪設20~30目防蟲網。單行定植,株距50~55厘米,畝栽種500~700株,雙蔓整枝,對子蔓第8葉節以上的雌花進行人工授粉,每株保留1~2個果實,多次采收。甜瓜定植時避免重壓營養土,并使植株子葉略高于畦面,定植后澆定根水,春季做好保溫作業,秋季栽培在緩苗前注意及時灌水,做好護苗緩苗。及時整枝、打葉、摘心。及時防治病蟲害,本品種對三唑酮類農藥較敏感,噴藥時應慎用。禁止使用激素類藥物噴花授粉,人工授粉后25天后禁止澆水,其他時間及時追肥給水。開花授粉35天后,當功能葉衰退,結合授粉標記,試食采收。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浙江、江蘇、安徽設施春、秋季種植;在新疆南疆露地春季種植;在山東設施冬春季、秋季種植。
注意事項:耐低溫性較洋香瓜類型弱。注意防治甜瓜蔓枯病、白粉病、蚜蟲、粉虱等病蟲害。溫度過低,果實臍部易出現突起;溫度過高,雌花分化異常,采收不及時,果實種子種腔內易發芽。慎用激素類藥物噴花并合理控制濃度,避免果實畸形。本品種為雜交一代種子,不可重復留種栽培。因各地條件不同,應在試種后安排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