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馬鈴薯
品種名稱:冀張薯19號
申 請 者: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
育 種 者: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 農業部薯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張家口)
品種來源:冀張薯8號×ELLES
特征特性:中晚熟炸片炸條加工型品種,出苗后生育期95天,植株直立,莖深綠色,葉深綠色,花白色,天然結實中等,主莖數1.4個,株高63厘米,單株結薯塊數4.6個,薯形卵圓形,淺黃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淺。干物質含量24.73%,淀粉含量19.31%,粗蛋白含量1.47%,還原糖含量0.33%,維生素C含量17.06毫克/100克,商品薯率76.1%。食用品質優,加工品質好。抗PVX病毒病、中抗PVS、PLRV病毒病,中感PVY病毒病、晚疫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1449.5千克,比對照夏坡蒂增產10.6%;第2生長周期畝產1434.0千克,比對照夏坡蒂增產11.5%。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選擇不灘不堿土層肥厚的中等肥力地塊種植。2.播種:河北北部、內蒙古在4月底5月初播種,播種前18~20天將種薯提前出窖,以10厘米厚度平鋪于暖室,18℃催芽12天左右,待芽基催至0.5~0.7厘米時轉到室外曬種8天,9月中下旬收獲,其他地區按當地中晚熟品種的播種期確定。3.密度:每畝播種量125~140千克,母薯切塊35克以上,每畝3500~4000株。4.施肥:結合播種施足基肥,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千克,混施馬鈴薯專用肥50千克。現蕾期追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20千克,盛花期追施硫酸鉀20千克。5.中耕:50%幼苗頂土時悶鋤一次,苗高20厘米時中耕一次,現蕾前結合培土中耕一次。6.病害防治:主要防治馬鈴薯早疫病和晚疫病。可用80%代森錳鋅、10%苯醚甲環唑等防治早疫病;可用抑快凈、68%精甲霜•錳鋅、72% 霜脲錳鋅、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等藥交替使用防治晚疫病,全生育期用藥3~5次。7.適時收獲:70%以上莖葉變黃時開始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河北張家口、承德市壩上冷涼地區種植。
注意事項:有空心現象。種植期間容易感染晚疫病,應加強對晚疫病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