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正文

江西省品審會八屆七次會議審定品種信息公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2-02  來源:  瀏覽次數:995
 
 
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關于八屆七次會議審定品種相關信息的公示
 

贛農品審字〔2018〕3號
 
  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于1月25日在南昌召開了八屆七次審定會議。會議審定通過了主要農作物品種72個,其中水稻60個、玉米4個、棉花8個。根據《種子法》和《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等有關規定,現將品種相關信息進行為期1個月的公示,公示期為2018年1月30日-2月28日。公示期內,請各單位對所選育品種的相關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如有打印錯誤或需更改之處,請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省種子管理局品種管理科反映。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江西省種子管理局 彭從勝 郵編:330046,通訊地址:南昌市省政府大院東二路,電話:0791-86266464,傳真:86202317,電子郵件:jxseedv@163.com。
  
  附件:
  
  2018年1月30日

附件:

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八屆七次會議審定品種簡介

      

      水 稻

      品種名稱:洪優早1號

      選育單位:江西洪崖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

      選 育 者:李亞勇、喻全華、傅軍如、歐陽林娟、鐘躍毅

      品種來源:中早39/嘉育66雜交選育的常規早稻品種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9天,比對照中早35早熟1.2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寬直,莖稈粗壯,長勢繁茂,分蘗力較強,稃尖紫色,穗粒數多、著粒密,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好。株高86.1厘米,畝有效穗21.6萬,穗長17.7厘米,每穗總粒數132.7粒,實粒數106.6粒,結實率80.3%,千粒重24.9克。出糙率81.5%,精米率73.1%,整精米率63.3%,粒長5.3mm,粒型長寬比2.0,堊白粒率87%,堊白度26.8%,直鏈淀粉21.0%,膠稠度42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08.14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5.90%,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42.05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2.61%,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25.10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4.26%。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中下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25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5.0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45%三元復合肥25公斤作基肥,栽后5-7天畝追施45%復合肥25公斤促分蘗。淺水分蘗,足苗曬田,淺水孕穗,淺水抽穗,干濕壯粒。 注意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陵兩優726

      選育單位:江西省天仁種業有限公司、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

      選 育 者:傅軍如 、楊遠柱、李菊根 、楊廣、劉陸生

      品種來源:湘陵750S×R26(嘉早312變異株)雜交選配的雜交早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1.1天,比對照中早35早熟1.3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挺直,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粒數較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中。株高82.6厘米,畝有效穗23.8萬,穗長19.6厘米,每穗總粒數116.7粒,實粒數93.2粒,結實率79.9%,千粒重26.2克。出糙率82.1%,精米率72.6%,整精米率50.6%,粒長6.6mm,粒型長寬比2.9,堊白粒率60%,堊白度14.5%,直鏈淀粉16.8%,膠稠度35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479.17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2.66%,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41.26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2.46%,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10.22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2.56%。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20日左右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20-3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2.0公斤。秧齡25-30天或拋秧在20天以內。栽插規格為4寸×6寸或4寸×7寸。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鉀肥,畝施純氮11公斤,磷5公斤,鉀6.5公斤。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淺水抽穗,干濕壯籽。要加強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

      

      品種名稱:陵兩優5018

      選育單位:江西惠農種業有限公司、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

      選 育 者:鄒來華、楊遠柱、聶元元、楊廣、 謝華安

      品種來源:湘陵628S×浙5018(抗蚊青占/浙806)雜交選配的雜交早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1.6天,比對照中早35遲熟0.4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短直,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好。株高85.7厘米,畝有效穗22.9萬,穗長19.7厘米,每穗總粒數123.4粒,實粒數98.8粒,結實率80.1%,千粒重26.1克。出糙率82.2%,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1.9%,粒長5.9mm,粒型長寬比2.5,堊白粒率62%,堊白度16.9%,直鏈淀粉17.6%,膠稠度6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5、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5年平均畝產508.52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4.97%,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40.33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2.29%,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24.43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3.63%。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底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20-3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2.0-2.5公斤。秧齡25天左右。栽插規格為5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補肥,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畝施純氮肥12.5公斤,磷5 公斤,鉀6.5公斤。淺水移栽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淺水抽穗,干濕交替灌漿結實,收獲前7-8天斷水。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株兩優718

      選育單位: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江西科為農作物研究所

      選 育 者:喻愿傳、曾良明、饒建輝、劉科鵬、徐志明

      品種來源:1S×KW718(中組9號/嘉育293)雜交選配的雜交早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1.6天,比對照中早35早熟0.6天。該品種株型略散,葉片長披,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中。株高94.4厘米,畝有效穗23.1萬,穗長19.0厘米,每穗總粒數114.4粒,實粒數93.5粒,結實率81.7%,千粒重26.3克。出糙率83.0%,精米率73.9%,整精米率61.3%,粒長6.1mm,粒型長寬比2.6,堊白粒率76%,堊白度27.0%,直鏈淀粉20.7%,膠稠度4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01.14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4.45%,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29.60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0.26%,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15.37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2.36%。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下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2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2公斤。秧齡30天以為。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畝施純氮12公斤,氮、磷、鉀肥施用比例為1.0:0.5:1.0。夠苗曬田,干濕壯籽,濕潤養根,后期不要斷水過早。加強稻瘟病、二化螟等病蟲害的防治。

      

      品種名稱:陵兩優69

      選育單位:江西現代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選 育 者:劉慶龍、符辰建、劉應勝、楊遠柱、劉兵

      品種來源:湘陵628S×輻269(07-108/04YK17)雜交選配的雜交早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2.9天,比對照中早35遲熟0.8天。該品種株高87.7厘米,畝有效穗24.4萬,穗長19.2厘米,每穗總粒數120.5粒,實粒數88.7粒,結實率73.6%,千粒重25.5克。出糙率82.0%,精米率73.2%,整精米率63.7%,粒長5.8mm,粒型長寬比2.4,堊白粒率79%,堊白度25.7%,直鏈淀粉18.1%,膠稠度6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495.05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3.18%,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38.50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1.94%,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16.78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2.56%。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下旬-4月初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20-25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2.0-2.5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水稻專用復混肥40公斤作底肥,栽后5-7天追施尿素5-7公斤,孕穗期畝施氯化鉀7.5公斤。深水活蔸,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濕潤灌漿,干濕壯籽,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陸兩優171

      選育單位: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亞華種業科學研究院、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馬良勇、李西明、楊遠柱、溫祥明、饒建飛

      品種來源:18S×中恢171(中早39/中嘉早32)雜交選配的雜交早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8天,比對照中早35早熟0.4天。該品種株高90.0厘米,畝有效穗22.6萬,穗長17.8厘米,每穗總粒數120.6粒,實粒數99.0粒,結實率82.1%,千粒重24.3克。出糙率81.6%,精米率73.0%,整精米率60.8%,粒長5.9mm,粒型長寬比2.5,堊白粒率63%,堊白度17.9%,直鏈淀粉22.4%,膠稠度65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5-2016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5年平均畝產501.12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2.33%,不顯著;2016年平均畝產509.93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5.81%,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05.53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4.07%。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25日左右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2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6寸,畝插2萬穴,每穴插3-4粒谷。畝施用45%復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除草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5公斤促分蘗,拔節期看苗補肥。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干濕交替壯籽,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的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宜兩優53

      選育單位:江西兆豐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鄧小剛、呂慧敏、葉更有、彭金姬、何小牛

      品種來源:宜農3S×R53(R102/R406)雜交選配的雜交早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9.5天,比對照中早35早熟0.2天。該品種株高89.0厘米,畝有效穗23.1萬,穗長18.6厘米,每穗總粒數105.0粒,實粒數88.8粒,結實率84.6%,千粒重26.9克。出糙率82.7%,精米率72.5%,整精米率56.5%,粒長6.1mm,粒型長寬比2.6,堊白粒率97%,堊白度33.3%,直鏈淀粉25.0%,膠稠度4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4-2015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4年平均畝產485.47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4.07%,不顯著;2015年平均畝產508.93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4.30%,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497.20公斤,比對照中早35增產4.19%。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25日左右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2.0公斤。秧齡25天以內。栽插規格為5寸×6寸,每穴插2-3粒谷。畝用45%復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用除草劑畝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5公斤促分蘗,后期看苗補肥。深水活蔸,淺水勤灌,夠苗曬田,干濕交替壯籽,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甬秈15

      選育單位:江西興安種業有限公司、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選 育 者:金林燦、施賢波、何強生、吳國泉、朱家騮

      品種來源:(嘉育293//鑒8/杭931)/嘉育143雜交選育的常規早稻品種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8.7天,比對照中早35早熟3.6天。該品種株高83.1厘米,畝有效穗23.8萬,穗長18.6厘米,每穗總粒數118.2粒,實粒數91.3粒,結實率77.2%,千粒重25.2克。出糙率83.0%,精米率74.1%,整精米率65.3%,粒長5.4mm,粒型長寬比2.2,堊白粒率83%,堊白度31.0%,直鏈淀粉21.2%,膠稠度62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 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平均畝產462.74公斤,比對照中早35減產11.86%,極顯著。

      適宜地區:環鄱陽湖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底至4月初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30-35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3.5-4公斤或直播每畝5-6公斤。移栽、拋秧秧齡在20-25天,機插秧齡20天左右。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3-4粒谷苗。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后期補施磷鉀肥的原則。畝施純氮12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氯化鉀7.5公斤。苗期淺灌為主,夠苗曬田,淺灌勤灌孕穗,稻穗灌漿后期干干濕濕,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吉優585

      選育單位:江西雅農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袁飛龍、郭劍飛、王永鋼、歐陽林娟、郝遷平

      品種來源:吉豐A×R585(TO535//R402/R253)雜交選配的雜交早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4.3天,比對照榮優463早熟0.6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寬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好。株高91.6厘米,畝有效穗23.0萬,穗長19.3厘米,每穗總粒數130.7粒,實粒數102.8粒,結實率78.7%,千粒重25.8克。出糙率81.0%,精米率71.6%,整精米率51.9%,粒長6.6mm,粒型長寬比3.0,堊白粒率27%,堊白度5.8%,直鏈淀粉17.2%,膠稠度66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36.79公斤,比對照榮優463增產3.10%,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45.26公斤,比對照榮優463增產0.84%,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41.03公斤,比對照榮優463增產1.97%。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下旬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2.5公斤。秧齡4.5-5.0葉移栽,秧齡不超過30天。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3-4粒谷苗。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補肥。畝施純氮11公斤,氮、磷、鉀肥施用比例為1:0.5:0.9。淺水移栽,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淺水抽穗,灌漿期干干濕濕,收割前7天斷水。秧苗期防治薊馬和蚜蟲,大田期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株兩優2013

      選育單位:江西興安種業有限公司、九江農業科學院、株洲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江西省超級水稻研究發展中心

      選 育 者:曹國軍、李云、徐建敏、謝中良、陳小云

      品種來源:1S×R2013(R402/RD19)雜交選配的雜交早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5天,比對照榮優463早熟3.5天。該品種株高91.0厘米,畝有效穗22.9萬,穗長19.1厘米,每穗總粒數113.4粒,實粒數96.8粒,結實率85.4%,千粒重26.9克。出糙率82.2%,精米率71.6%,整精米率52.1%,粒長6.2mm,粒型長寬比2.7,堊白粒率89%,堊白度30.9%,直鏈淀粉22.5%,膠稠度32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5-2016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5年平均畝產507.74公斤,比對照榮優463增產3.55%,不顯著;2016年平均畝產524.24公斤,比對照榮優463增產3.77%,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15.99公斤,比對照榮優463增產3.66%。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25日左右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2公斤。秧齡25天左右。栽插規格5寸×6寸。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畝施純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7公斤,氧化鉀10公斤。前期以濕潤為主,苗夠曬田,濕潤孕穗,淺水抽穗,成熟期干濕壯籽。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徽兩優106

      選育單位:江西農嘉種業有限公司、萍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劉建萍、楊聯松、陳凱榮、邱箭、李國林

      品種來源:1892S×萍恢106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7.0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2.1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15.4厘米,畝有效穗18.2萬,穗長23.7厘米,每穗總粒數190.7粒,實粒數160.7粒,結實率84.3%,千粒重22.5克。出糙率80.5%,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6.3%,粒長6.2mm,粒型長寬比3.4,堊白粒率22%,堊白度6.2%,直鏈淀粉12.6%,膠稠度9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7級,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19.67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6.04%,極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23.55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7.03%,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21.61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6.54%。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15-20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公斤。秧齡不超過30天。栽插規格6寸×8寸,每穴插2-3粒谷苗。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補肥,畝施純氮10-13公斤,氮、磷、鉀的施用比例為1.0:0.5:0.9。移栽返青后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淺水抽穗,濕潤灌漿,后期干干濕濕,保持根系活力,不要斷水過早。秧苗期防治稻飛虱,帶藥移栽。大田期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夢兩優534

      選育單位:江西博大種業有限公司、湖南隆平種業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廖翠猛

      品種來源:S×R534(五山絲苗)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7.2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2.0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較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18.7厘米,畝有效穗19.7萬,穗長23.4厘米,每穗總粒數183.0粒,實粒數159.1粒,結實率86.9%,千粒重21.4克。出糙率78.8%,精米率69.7%,整精米率62.8%,粒長6.2mm,粒型長寬比3.3,堊白粒率19%,堊白度5.2%,直鏈淀粉12.7%,膠稠度9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34.07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9.37%,極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21.83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6.74%,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27.95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8.06%。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18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6-8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1.2公斤。秧齡不超過30天。栽插規格6寸×8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含量為45%的復合肥40-50公斤作基肥,移栽后7天內,畝施尿素8-10公斤、氯化鉀10-12公斤促分蘗。后期看苗補施氮肥和鉀肥。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及時曬田,有水孕穗,有水抽穗,后期宜采用干濕交替灌溉,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農香優665

      選育單位:江西金山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應驊、李永輝、劉榮秀、丘六根、雷傲

      品種來源:農香A×R665(T025/華占)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7.2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2.4天。該品種株型適中 ,劍葉挺直,分蘗力強,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14.3厘米,畝有效穗18.3萬,穗長23.7厘米,每穗總粒數189.0粒,實粒數155.8粒,結實率82.4%,千粒重22.8克。出糙率79.7%,精米率70.8%,整精米率58.9%,粒長6.7mm,粒型長寬比3.4,堊白粒率14%,堊白度3.5%,直鏈淀粉14.1%,膠稠度9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49.36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8.02%,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16.33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5.80%,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32.85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6.91%。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10日-6月10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2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1.5公斤。秧齡25天左右。栽插規格6寸×8寸,每穴插2-3粒谷苗。畝施45%復合肥45公斤、尿素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用除草劑畝追施尿素15公斤,孕穗期畝施氯化鉀10公斤和尿素3公斤,后期看苗補肥。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寸水抽穗揚花,濕潤灌漿,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荃優0861

      選育單位: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選 育 者:羅治華 、陳金節、林勇、王合勤、楊百建

      品種來源:9311A×R0861(蜀恢498/華占)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7.3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1.9天。該品種株型松散,劍葉寬直,分蘗力中,稃尖無色,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好。株高122.8厘米,畝有效穗16.2萬,穗長25.4厘米,每穗總粒數180.8粒,實粒數149.3粒,結實率82.6%,千粒重28.4克。出糙率80.8%,精米率72.3%,整精米率67.5%,粒長6.7mm,粒型長寬比3.2,堊白粒率11%,堊白度3.2%,直鏈淀粉14.3%,膠稠度9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41.48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0.65%,極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16.00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5.74%,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28.74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8.20%。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18日左右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1公斤。秧齡25-30天。栽插規格5寸×6寸,畝插2萬穴,每穴插2粒谷。施足底肥,早施苗肥,補施穗肥粒肥,畝施純氮11-13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0.7。寸水活棵,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濕潤壯籽,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的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富美占

      選育單位:廣西恒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江西科為農作物研究所

      選 育 者:左科生、張志英、張代紅、彭裕建、袁文棟

      品種來源:黃絲占/合豐占雜交選育的常規一季稻品種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5.3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3.9天。該品種株型緊束,葉色淡綠,葉片挺直,整齊度好,分蘗力強,稃尖無色,穗粒數多、著粒密,結實率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03.2厘米,畝有效穗17.9萬,穗長22.8厘米,每穗總粒數185.2粒,實粒數153.5粒,結實率82.9%,千粒重22.6克。出糙率80.0%,精米率70.5%,整精米率56.5%,粒長6.2mm,粒型長寬比3.3,堊白粒率12%,堊白度2.5%,直鏈淀粉15.7%,膠稠度90mm。米質達國優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85.55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00%,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15.81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5.71%,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00.68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3.36%。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丘陵、山區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平原、湖區5月23-28日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3.5-4.0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6寸×8寸,每穴插3-4粒谷苗。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配施有機肥及磷、鉀肥。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褐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荃優918

      選育單位:江西大地豐收種業有限公司、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應小平、王合勤、謝紅衛、陳金節、胡應驍

      品種來源:9311A×R918(R77/R99)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6.4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3.2天。該品種株型松散,葉色淡綠,劍葉寬長、略披,長勢繁茂,分蘗力強,稃尖無色,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中。株高120.2厘米,畝有效穗17.7萬,穗長24.7厘米,每穗總粒數186.5粒,實粒數156.2粒,結實率83.8%,千粒重25.4克。出糙率81.6%,精米率71.6%,整精米率63.6%,粒長6.3mm,粒型長寬比3.2,堊白粒率15%,堊白度3.2%,直鏈淀粉13.4%,膠稠度9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7級,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40.50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6.55%,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14.31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5.45%,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27.41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6.00%。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中下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25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6寸×8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45%復合肥40公斤作基肥,栽后6-8天畝追施尿素10公斤促分蘗,分蘗盛期畝追施氯化鉀8.0公斤,孕穗期看苗補穗。淺水活蔸,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濕潤灌漿期,干濕壯籽,保持根系活力。重點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C兩優雅占

      選育單位: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湖南農業大學

      選 育 者:張少虎、劉紅兵、葉祖芳、唐文邦、黃仁良

      品種來源:C815S×雅占(湛恢15/華占)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4.7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4.8天。該品種株高113.1厘米,畝有效穗18.7萬,穗長23.9厘米,每穗總粒數196.5粒,實粒數162.9粒,結實率82.9%,千粒重22.1克。出糙率80.0%,精米率71.3%,整精米率67.0%,粒長6.1mm,粒型長寬比3.2,堊白粒率21%,堊白度4.8%,直鏈淀粉12.8%,膠稠度8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70.93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1.61%,極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14.02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5.40%,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42.48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8.51%。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中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2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公斤。移栽葉齡5.0葉,秧齡25-28天。栽插規格6寸×8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15-15-15%三元復合肥25-30 公斤作底肥,栽后5-7天結合施用除草劑,再畝追施尿素7.5-10公斤促分蘗,孕穗初期畝施氯化鉀15公斤,后期看苗補肥。淺水移栽,深水返青,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淺水抽穗,濕潤灌漿,后期干干濕濕,收割前7天斷水。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情報,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廣兩優1213

      選育單位: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廣東現代金穗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劉紅兵、劉中來、傅軍如、黃維山、吳昊

      品種來源:廣占63S-4S×TR1213(寧南1011/華占//HR1128)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0.5天,比對照Y兩優1號遲熟1.5天。該品種株型松散,劍葉長直,植株高大,分蘗力中,稃尖無色,穗大粒多,結實率較高,兩段灌漿現象明顯,熟期轉色好。株高126.1厘米,畝有效穗16.2萬,穗長25.6厘米,每穗總粒數193.8粒,實粒數152.8粒,結實率78.8%,千粒重27.5克。出糙率79.7%,精米率70.8%,整精米率65.6%,粒長6.8mm,粒型長寬比3.1,堊白粒率20%,堊白度2.8%,直鏈淀粉15.0%,膠稠度86mm。米質達國優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39.69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9.47%,極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08.19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4.40%,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23.94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6.94%。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15日左右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2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25公斤。移栽葉齡5.5葉,秧齡25-30天。栽插規格6寸×8寸,每穴插2粒谷苗。重施底肥,底肥施量占總施肥量的70%,早施追肥,增施磷鉀肥,畝施純氮12-14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6:1。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濕潤灌漿,干濕壯籽,保持根系活力。秧苗期防治稻飛虱,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情報,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嘉優中科10號

      選育單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浙江省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所)

      選 育 者:劉貴富、高榮村、李家洋、付習、陳明江

      品種來源:81A×中科恢10號(嘉恢306/嘉F3 5-6)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7.2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2.0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長直,莖稈粗壯,長勢繁茂,分蘗力較弱,稃尖無色,穗粒數多、著粒密,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好。株高119.1厘米,畝有效穗14.5萬,穗長24.1厘米,每穗總粒數248.3粒,實粒數184.2粒,結實率74.2%,千粒重27.6克。出糙率81.7%,精米率73.1%,整精米率68.1%,粒長6.1mm,粒型長寬比2.6,堊白粒率26%,堊白度6.5%,直鏈淀粉13.1%,膠稠度87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42.79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0.00%,極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35.38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8.50%,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39.09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9.25%。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丘陵、山區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種,平原地區5月20日左右播種。大田用種量移栽稻每畝1.0公斤,機插每畝1.5公斤左右,拋秧每畝1.0-1.5公斤,直播每畝1.0-1.5公斤。秧齡25-30天。栽插規格5寸×7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用尿素12公斤、氯化鉀10公斤、鈣鎂磷肥2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7-10天,結合施用除草劑畝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促分蘗。水分管理以干濕交替為主,收割前7天斷水。注意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晶兩優絲占

      選育單位: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科為農作物研究所

      選 育 者:朱保紅、楊遠柱、車慧燕、符辰建、楊廣

      品種來源:4155S×絲占(廣恢998/蓉恢906)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9.5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0.1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挺直,整齊度好,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較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20.9厘米,畝有效穗19.2萬,穗長22.2厘米,每穗總粒數179.6粒,實粒數150.3粒,結實率83.7%,千粒重22.8克。出糙率80.3%,精米率72.2%,整精米率66.5%,粒長6.3mm,粒型長寬比3.2,堊白粒率14%,堊白度5.0%,直鏈淀粉13.3%,膠稠度9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09.02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31%,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28.81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7.38%,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18.92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4.35%。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丘陵、山區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平原、湖區5月23-28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1.25公斤。秧齡30天。栽插規格6寸×8寸,每穴插2粒谷苗。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畝施純氮14公斤,氮、磷、鉀肥施用比例為1.0:0.5:1.0。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濕潤灌漿,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褐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荃優33

      選育單位: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選 育 者:羅治華 、王合勤、林勇、陳金節 、楊百建

      品種來源:9311A×E331(黃華占/華占)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6.8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2.8天。該品種株型略散,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中。株高120.1厘米,畝有效穗17.6萬,穗長24.3厘米,每穗總粒數192.8粒,實粒數160.6粒,結實率83.3%,千粒重24.6克。出糙率81.0%,精米率71.3%,整精米率62.0%,粒長6.3mm,粒型長寬比3.3,堊白粒率16%,堊白度5.0%,直鏈淀粉15.4%,膠稠度88mm。米質達國優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56.67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9.24%,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21.02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6.05%,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38.85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7.65%。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18日左右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1公斤。秧齡25-30天。栽插規格5寸×6寸,畝插2萬穴,每穴插2粒谷。施足底肥,早施苗肥,補施穗肥粒肥,畝施純氮11-13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0.7。寸水活棵,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濕潤壯籽,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的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和兩優03

      選育單位:景德鎮市農牧漁業科學研究所

      選 育 者:詹周榮、肖長明、余東明、萬軍、蔣國濱

      品種來源:620S×R03(航2號/75-1-127)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4.7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4.9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長直,分蘗力強,稃尖無色,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好。株高115.0厘米,畝有效穗17.4萬,穗長26.7厘米,每穗總粒數163.8粒,實粒數139.6粒,結實率85.2%,千粒重24.4克。出糙率80.7%,精米率71.9%,整精米率64.5%,粒長6.6mm,粒型長寬比3.3,堊白粒率25%,堊白度5.4%,直鏈淀粉12.9%,膠稠度9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20.31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3.19%,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16.81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5.33%,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18.56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4.26%。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山區、丘陵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播種,平原、湖區5月中下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公斤。秧齡30天。栽插規格5寸×8寸,每穴插2粒谷。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適施穗粒肥,畝施純氮16公斤,氮、磷、鉀肥施用比例1.0:0.5:1.0。干濕相間促分蘗,苗夠曬田,有水孕穗,后期以干濕交替壯籽,保持根系活力,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的病蟲情報,及時做好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

      

      品種名稱:恒優758

      選育單位:新余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長沙利誠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劉斌、李志強、李堂慧、曾理文、周定科

      品種來源:恒豐A×R758(R353/蜀恢527//水源287/明恢63)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7.1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2.6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淡綠,劍葉寬、略披,分蘗力較弱,稃尖無色,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中。株高123.3厘米,畝有效穗14.4萬,穗長27.0厘米,每穗總粒數215.5粒,實粒數171.2粒,結實率79.4%,千粒重28.5克。出糙率81.0%,精米率72.6%,整精米率64.4%,粒長7.4mm,粒型長寬比3.7,堊白粒率15%,堊白度3.9%,直鏈淀粉13.5%,膠稠度9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610.98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64%,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14.07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4.86%,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612.53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3.25%。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15-20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6-8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1.2公斤。秧齡不超過30天。栽插規格6寸×8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含量45%的復合肥40-50公斤作基肥,移栽后7天內畝追施尿素8-10公斤、氯化鉀10-12公斤促分蘗,后期看苗補施氮肥和鉀肥。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有水抽穗,干濕交替灌溉,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荃優751

      選育單位:南京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萬建民、陳亮明、劉世家、劉喜、田云錄

      品種來源:荃9311A×WR751(509S/鎮恢129)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7.2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2.0天。該品種株型略散,葉片寬大、披垂,植株高大,莖稈粗壯,分蘗力較弱,稃尖無色,穗大粒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大,熟期轉色好。株高130.1厘米,畝有效穗14.7萬,穗長25.4厘米,每穗總粒數179.3粒,實粒數143.8粒,結實率80.2%,千粒重30.4克。出糙率80.9%,精米率71.2%,整精米率61.4%,粒長6.8mm,粒型長寬比3.1,堊白粒率30%,堊白度5.8%,直鏈淀粉14.6%,膠稠度89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94.93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81%,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97.76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2.08%,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96.35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增產1.95%。

      適宜地區:鄱陽湖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上中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公斤。秧齡25-30天。栽插規格5寸×7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純氮7.0-12.0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1,其中基肥占50%左右,始穗期畝施尿素3公斤、氯化鉀5公斤作粒肥,后期看苗追肥。淺水移栽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淺水抽穗,干濕交替灌漿,收割前7-8天斷水。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鄂豐絲苗

      選育單位: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武漢亙谷源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選 育 者:賀浩華、張似松、傅軍如、彭小松、賀曉鵬

      品種來源:鄂早18/合豐占//合豐占雜交選育的常規一季稻品種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7.4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2.0天。該品種株型緊束,葉色淡綠,劍葉挺直,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08.5厘米,畝有效穗19.1萬,穗長24.5厘米,每穗總粒數177.6粒,實粒數152.3粒,結實率85.8%,千粒重20.6克。出糙率79.3%,精米率70.9%,整精米率55.0%,粒長6.3mm,粒型長寬比3.5,堊白粒率9%,堊白度2.3%,直鏈淀粉15.2%,膠稠度90mm。米質達國優3級。通過米飯食味品質品嘗。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57.67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減產5.33%,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63.93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減產3.70%,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60.80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減產4.52%。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10日-20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24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3-4公斤或直播稻播種量3-4公斤。秧齡25天以內。栽插規格4寸×7寸,每穴插3-4粒谷苗。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蘗肥,增施磷、鉀肥,畝施純氮10-12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4:0.5。淺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促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淺水抽穗,后期干濕壯籽,不要斷水過早。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白葉枯病、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興安香占

      選育單位:江西興安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熊書敏、徐建敏、何嘉慶、毛曉嶸、徐曉敏

      品種來源:99/R974//湘晚秈17號/云南粳雜交選育的常規一季稻品種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0.8天,比對照Y兩優1號早熟8.6天。該品種株型松散,葉色淡綠,劍葉挺直,分蘗力強,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較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15.6厘米,畝有效穗18.7萬,穗長22.8厘米,每穗總粒數157.5粒,實粒數134.3粒,結實率85.3%,千粒重23.6克。出糙率80.0%,精米率72.9%,整精米率68.4%,粒長6.4mm,粒型長寬比3.3,堊白粒率9%,堊白度2.7%,直鏈淀粉14.4%,膠稠度70mm。通過米飯食味品質品嘗。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7級,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74.38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減產2.49%,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48.50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減產6.34%,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61.44公斤,比對照Y兩優1號減產4.42%。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5-8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5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2.0公斤。秧齡20天左右。栽插規格6寸×7寸,每穴插2-3粒谷苗。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鉀肥。前期淺水濕潤間隙灌溉,深水抽穗,后期干濕壯籽。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糯優399

      選育單位:江西惠農種業有限公司、四川達豐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選 育 者:李省輝、賀曉鵬、謝華安、劉榮秀、鄧達勝

      品種來源:N4A×NR399(糯恢1號 /輻恢838)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秈糯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30天。該品種田間長勢均衡,株葉型態好,稃尖紫色,熟期轉色好。株高113.8厘米,單株有效穗12穗,穗長22.6厘米,每穗總粒數127.8粒,實粒數118.7粒,結實率92.9%,千粒重29.0克。出糙率81.1%,精米率70.2%,整精米率59.0%,粒長6.5mm,粒型長寬比2.6,陰糯米率1%,直鏈淀粉2.0%,膠稠度10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7級,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大田實割測產,畝產572.2公斤。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中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2.0公斤。秧齡25天左右。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重施底肥,早施分蘗肥,后期看苗補肥,畝施純氮12公斤,磷肥25-30 公斤,鉀肥8-10 公斤。淺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淺水抽穗,干濕交替灌漿,收獲前7-8天斷水。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二化螟、褐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坤兩優1號

      選育單位: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廣西恒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李偉榮、程雄濤、劉中來、袁文棟、農生

      品種來源:S×丙4114(揚稻6號/蜀恢527)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8天。該品種田間表現株葉型態好,整齊一致,長勢繁茂,劍葉內卷挺直,稃尖紫色,種皮紫色,熟期轉色好。株高124.8厘米,畝有效穗18.9萬,每穗總粒數219.6粒,實粒數203.8粒,結實率92.8%,千粒重22.0克。出糙率80.9%,整精米率60.8%,粒長6.4mm,粒型長寬比3.0,直鏈淀粉含量12.5%,膠稠度82mm,花青素62.4mg/100g,β-胡蘿卜素25.6µg/100g。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大田實割測產,畝產593.20公斤。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丘陵、山區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平原、湖區5月23-28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1.25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8寸,每穴插2粒谷苗。肥水管理:基肥足、蘗肥速、穗肥飽,畝施純氮13公斤,氮、磷、鉀肥施用比例為1.0:0.5:1.0。適時曬田,有水孕穗,濕潤灌漿,后期不要斷水過早。加強稻瘟病、褐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

      

          品種名稱:鑫兩優1698

      選育單位:鷹潭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湖南一六一農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韋峰

      品種來源:01S×R1698(9311/野生稻W613//大粒糯稻L901)雜交選配的雜交一季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8.0天。農藝性狀穩定,田間表現整齊一致,生長繁茂,劍葉長直,稃尖無色,種皮黑色,后期落色好。株高134.4厘米,畝有效穗14.6萬,每穗總粒數207.4粒,實粒數172.1粒,結實率83.0%,千粒重26.0克。出糙率77.9%,精米率66.6%,整精米率57.8%,粒長6.4mm,粒型長寬比3.0,直鏈淀粉含量18.8%,膠稠度107mm,黑色度87.4%、黑米色素1.5、整黑米率92.6%。2017年井岡山稻瘟病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大田實割測產,畝產453.3公斤。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中下旬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1.5-2公斤。栽插規格6寸×8寸。畝施水稻專用復合肥30-40公斤作底肥,移載活棵后及時追施活苗肥一次,后期看苗補肥。深水返青,夠苗曬田,淺水抽穗,濕潤灌漿,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上堡大禾谷

      選育單位:崇義縣農業技術推廣站

      選 育 者:林席躍、郭善明、雷正平、劉鴻波、黎余華

      品種來源:上堡村本地“大禾谷”變異株系選而成的常規一季稻品種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8天。該品種田間長勢均衡,株型較散,莖稈較細,葉色淡綠,穗頸長,谷粒較小、短圓、稃尖白色,后期落色好。株高122.2厘米,單株有效穗13.8萬,穗長20.8厘米,每穗總粒數142.2粒,實粒數114.6粒,結實率80.6%,千粒重25.4克。出糙率82.5%,精米率68.5%,整精米率66.5%,粒長7.8mm,粒型長寬比2.0,直鏈淀粉含量16.2%,膠稠度65mm。該品種主要用于加工“黃元米果”和“年糕”。

      產量表現: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大田實割測產,畝產401.6公斤。

      適宜地區:贛南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中旬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4公斤。濕潤育秧秧齡28-30天,塑盤育秧秧齡15-18天。栽插規格6寸×8寸,每穴插4-5粒谷苗。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補施穗粒肥。移栽后7天內結合施水田除草劑畝施用尿素3-5公斤促返青,移栽后10-15天每畝施復合肥20 公斤促分蘗,撥節初期,每畝施氯化鉀5公斤作穗粒肥。寸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淺水抽穗、濕潤灌漿。重點防治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早優星占

      選育單位:江西普勝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江西省超級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唐顯巖、劉紅兵、邱在輝、王豐、葉更有

      品種來源:早豐A×星占(W299/華占)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8天,比對照金優207早熟1.7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挺直,分蘗力較強,稃尖無色,穗粒數多、著粒密,結實率高,熟期轉色中。株高92.2厘米,畝有效穗20.5萬,穗長20.6厘米,每穗總粒數148.1粒,實粒數119.9粒,結實率81.0%,千粒重24.7克。出糙率81.3%,精米率73.1%,整精米率69.7%,粒長6.5mm,粒型長寬比3.2,堊白粒率14%,堊白度3.4%,直鏈淀粉含量13.0%,膠稠度89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35.79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3.79%,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02.67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9.51%,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69.23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6.65%。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5左右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2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公斤。秧齡20天左右。栽插規格6寸×6寸,每穴插2-3粒谷苗。畝施15-15-15%三元復合肥25-30公斤作底肥,栽后5-7天結合施用除草劑,再畝追施尿素7.5-10公斤作促分蘗,孕穗初期畝施氯化鉀7.5公斤,后期看苗補肥。淺水移栽,深水返青,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淺水抽穗,濕潤灌漿,后期干干濕濕,收割前7天斷水。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壯優381

      選育單位: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饒建輝、劉中來、羅峻、溫慶錕、周衡

      品種來源:壯豐A×R3381(輪回422/R527)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2.1天,比對照金優207早熟0.4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長直,分蘗力較強,莖稈粗壯,長勢繁茂,稃尖紫色,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好。株高102.9厘米,畝有效穗20.7萬,穗長23.5厘米,每穗總粒數144.0粒,實粒數119.9粒,結實率83.0%,千粒重25.5克。出糙率81.5%,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8.9%,粒長6.8mm,粒型長寬比3.1,堊白粒率10%,堊白度3.0%,直鏈淀粉含量15.0%,膠稠度62mm。米質達國優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47.57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6.07%,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8.93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7.01%,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68.25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6.54%。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下旬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1.25-1.5公斤。秧齡25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7寸,每穴插2粒谷苗。大田畝施45%復合肥20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用化學除草劑畝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促分蘗。夠苗曬田,干濕壯籽,濕潤養根,后期不要斷水過早。加強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

      

      品種名稱:萬象優337

      選育單位:江西紅一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超級水稻研究發展中心

      選 育 者:李云、胡樹萍、曾巨節、張九蘭、張天生

      品種來源:萬象A×R337(廣恢398/矮秀占)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9.7天,比對照金優207早熟2.8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較小,熟期轉色好。株高95.7厘米,畝有效穗23.5萬,穗長21.1厘米,每穗總粒數137.0粒,實粒數112.6粒,結實率82.2%,千粒重23.6克。出糙率81.2%,精米率72.3%,整精米率54.9%,粒長7.5mm,粒型長寬比3.8,堊白粒率21%,堊白度4.7%,直鏈淀粉含量15.6%,膠稠度60mm。米質達國優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54.38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9.13%,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6.83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6.63%,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70.61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7.88%。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0-25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7.5-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1.5公斤、直播每畝2.0公斤、機插每畝2.0公斤。秧齡20天左右。栽插規格6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大田施肥總量的70%作基肥,30%作追肥,畝施用純氮9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0.5:1.0。干濕交替促分蘗,夠苗曬田,淺水抽穗揚花,濕潤灌漿,收割前7天左右斷水。期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鵬優1127

      選育單位:景德鎮市農牧漁業科學研究所、江西省灝德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田繼微、余東明、章明、葉醫群、肖長明

      品種來源:A×R1127(R6268/早優143)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2天,比對照金優207早熟2.3天。該品種株型緊束,葉色濃綠,劍葉長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好。株高95.2厘米,畝有效穗22.4萬,穗長21.1厘米,每穗總粒數131.2粒,實粒數113.2粒,結實率86.3%,千粒重24.0克。出糙率82.5%,精米率74.3%,整精米率66.3%,粒長6.7mm,粒型長寬比3.2,堊白粒率21%,堊白度4.3%,直鏈淀粉含量16.0%,膠稠度80mm。米質達國優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32.64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3.18%,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0.98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5.57%,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56.81公斤,比對照金優207增產4.38%。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下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1.2公斤。秧齡20天左右。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2粒谷。畝施45%20公斤作,栽后5-7天畝追施45%復合肥25公斤。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抽穗,干干濕濕壯籽,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注意防治、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五谷豐1號

      選育單位:江西省超級水稻研究發展中心

      選 育 者:萬建林、蘆明、黃永蘭、王會民、黎毛毛

      品種來源:W3660/9194雜交選育的常規晚粳品種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7天。該品種田間生長均衡,株葉型態好,劍葉短挺,分蘗率強,有效穗多,莖稈較細,谷粒短圓,后期落色好。株高94.2厘米,畝有效穗37.7萬,穗長16.8厘米,每穗總粒數64.5粒,實粒數58.3粒,結實率90.3%,千粒重20.5克。出糙率85.3%,精米率80.0%,整精米率69.5%,粒長5.1mm、長寬比1.9,堊白粒率9%、堊白度1.7%,直鏈淀粉含量15.0%,膠稠度72mm。米質達國優2級。2017年稻瘟病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7級,感稻瘟病。具有低谷蛋白特性。

      產量表現: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大田實割測產,畝產383.0公斤。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0-24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20-25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2.5公斤。秧齡20天左右。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2-3粒谷苗。施足基肥,基肥占總量的60%,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補肥,適增磷鉀肥。在齊穗期畝施尿素2公斤和氯化鉀2.0公斤作粒肥。淺水返青,淺水促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后期干濕交替灌漿壯籽,收割前7-8天斷水。及時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玖兩優121

      選育單位: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唐善軍、高杜娟、朱明東、謝紅軍、李友榮

      品種來源:33S×HA121(新軟占1號變異株)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6.9天,比對照五優308早熟1.8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好。株高97.8厘米,畝有效穗23.3萬,穗長20.2厘米,每穗總粒數147.1粒,實粒數122.7粒,結實率83.4%,千粒重21.0克。出糙率81.3%,精米率74.2%,整精米率69.3%,粒長6.1mm,粒型長寬比3.1,堊白粒率18%,堊白度5.3%,直鏈淀粉含量18.0%,膠稠度4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57.10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3.16%,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99.17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4.29%,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78.14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3.73%。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0日左右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1公斤。秧齡25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6寸,畝插2萬穴,每穴插3-4粒谷。畝施用45%復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除草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5公斤促分蘗,拔節期看苗補肥。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干濕交替壯籽,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的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玖兩優830

      選育單位: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南昌市良種場

      選 育 者:張秋標、湯國華、劉明華、余秋平、趙琳莉

      品種來源:33S×天恢830(華占/野豐占)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6.5天,比對照五優308早熟2.5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長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中。株高96.0厘米,畝有效穗22.6萬,穗長21.7厘米,每穗總粒數157.0粒,實粒數125.7粒,結實率80.1%,千粒重22.3克。出糙率81.8%,精米率74.7%,整精米率71.3%,粒長6.3mm,粒型長寬比3.1,堊白粒率10%,堊白度2.5%,直鏈淀粉含量18.8%,膠稠度60mm。米質達國優2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64.71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4.77%,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92.24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3.09%,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78.48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3.93%。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0-25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5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公斤。濕潤育秧移栽葉齡5.0-6.0葉,秧齡25天左右。栽插規格6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補肥,畝施純氮10-12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0.9。移栽返青后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淺水抽穗,濕潤灌漿,后期干干濕濕,保持根系活力,不要斷水過早。秧苗期防治稻飛虱,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情報,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深優566

      選育單位:江西大地豐收種業有限公司、廣東現代金穗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劉國湘、葉更有、聶元元、錢明娟、應驊

      品種來源:95A×R566(天龍1號/R9133)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8.1天,比對照五優308早熟0.9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葉片挺直,田間長勢長相清秀,分蘗力強,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較小,熟期轉色好。株高98.0厘米,畝有效穗21.7萬,穗長20.9厘米,每穗總粒數141.6粒,實粒數120.6粒,結實率85.2%,千粒重25.0克。出糙率81.5%,精米率73.7%,整精米率70.8%,粒長6.3mm,粒型長寬比3.0,堊白粒率15%,堊白度4.1%,直鏈淀粉含量13.8%,膠稠度7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56.81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3.31%,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9.76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2.66%,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73.29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2.99%。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下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25公斤。秧齡20-25天。栽插規格6寸×6寸,每穴插2-3粒谷苗。畝施45%復合肥45公斤、尿素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用除草劑畝追施尿素15公斤,孕穗期畝施氯化鉀10公斤和尿素3公斤,后期看苗補肥。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寸水抽穗揚花,濕潤灌漿,后期不要斷水過早。重點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金福優8339

      選育單位:萍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選 育 者:唐杰、陳錦橋、黃良萍、溫嬌萍、劉建萍

      品種來源:金福A×萍恢8339(華占/綿恢752)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7.2天,比對照五優308早熟1.8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數較多,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中。株高95.5厘米,畝有效穗22.9萬,穗長21.8厘米,每穗總粒數141.4粒,實粒數103.4粒,結實率73.1%,千粒重25.3克。出糙率82.3%,精米率73.0%,整精米率63.3%,粒長6.9mm,粒型長寬比3.4,堊白粒率24%,堊白度5.2%,直鏈淀粉含量19.2%,膠稠度35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40.43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0.27%,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9.52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2.61%,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64.98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1.44%。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3日左右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2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2公斤。秧齡25天左右。栽插規格5寸×7寸,每穴插2粒谷苗。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控施氮肥,注意看苗補肥。每畝施純氮10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0.5:1.0。淺水移栽,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淺水抽穗,干濕灌漿,收割前7天斷水。秧苗期防治稻飛虱,大田期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吉田優華占

      選育單位:江西農嘉種業有限公司、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劉康平、倪建平、陳嗣建、陳凱榮、車慧燕

      品種來源:吉田A×華占(SC2-S6測恢系選)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8.4天,比對照五優308早熟0.6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淡綠,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數多、著粒密,結實率較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好。株高97.3厘米,畝有效穗23.7萬,穗長21.3厘米,每穗總粒數153.2粒,實粒數112.0粒,結實率73.1%,千粒重22.3克。出糙率82.1%,精米率74.3%,整精米率67.1%,粒長6.8mm,粒型長寬比3.4,堊白粒率13%,堊白度2.1%,直鏈淀粉含量16.8%,膠稠度80mm。米質達國優2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36.62公斤,比對照五優308減產0.44%,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8.71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2.47%,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62.67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1.02%。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2-25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5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公斤。秧齡20-25天。栽插規格5寸×6寸或6寸×6寸,每穴插2-3粒谷苗。大田采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補肥施肥方法。畝施純氮10-13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0.5:0.9。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淺水抽穗,干干濕濕灌漿,后期不要斷水過早。秧苗期防治稻飛虱。大田期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玖兩優9815

      選育單位:江西大眾種業有限公司、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喻泉貴、謝紅軍、何祥模、湯國華、鄒細標

      品種來源:33S×綠恢9815(HR15/廣恢998)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8.2天,比對照五優308早熟0.4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片長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大粒多,結實率較高,千粒重較小,熟期轉色中。株高101.1厘米,畝有效穗22.9萬,穗長22.0厘米,每穗總粒數153.9粒,實粒數117.9粒,結實率76.6%,千粒重23.4克。出糙率81.3%,精米率74.0%,整精米率70.1%,粒長6.4mm,粒型長寬比3.2,堊白粒率20%,堊白度4.5%,直鏈淀粉含量18.8%,膠稠度50mm。米質達國優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57.83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3.29%,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7.52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2.27%,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72.68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2.78%。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4日左右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2.0公斤。秧齡25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水稻專用復合肥40公斤作基肥,移栽后7天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7.5公斤,后期看苗補肥。苗期淺水勤灌促進分蘗,夠苗曬田,深水抽穗,干濕壯籽,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蟲害。

      

      品種名稱:廣泰優華占

      選育單位: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柳武革、朱旭東、王豐、曾慶魁、劉中來

      品種來源:廣泰A×華占(SC2-S6測恢系選)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8.5天,比對照五優308早熟0.5天。該品種株高100.4厘米,畝有效穗23.7萬,穗長20.3厘米,每穗總粒數140.3粒,實粒數108.1粒,結實率77.0%,千粒重24.6克。出糙率81.5%,精米率73.9%,整精米率69.0%,粒長6.7mm,粒型長寬比3.3,堊白粒率15%,堊白度4.2%,直鏈淀粉含量13.7%,膠稠度7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50.76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2.19%,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3.74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1.61%,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67.25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1.90%。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0日左右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1公斤。秧齡25天左右。栽插規格5寸×6寸,畝插2萬穴,每穴插3-4粒谷。畝施用45%復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除草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5公斤促分蘗,拔節期看苗補肥。深水活蔸,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干濕交替壯籽,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的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新泰優航0799

      選育單位:江西天稻糧安種業有限公司、江西省超級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宜春市袁州區海洲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蔡耀輝、王豐、李永輝、吳昌銀、謝紅衛

      品種來源:新泰A×躍恢航0799(躍恢航1573/華占)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8.5天,比對照五優308早熟0.2天。該品種株高101.7厘米,畝有效穗22.7萬,穗長20.2厘米,每穗總粒數142.9粒,實粒數115.8粒,結實率81.0%,千粒重22.9克。出糙率81.7%,精米率73.8%,整精米率66.4%,粒長6.6mm,粒型長寬比3.3,堊白粒率27%,堊白度6.3%,直鏈淀粉含量19.7%,膠稠度3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57.71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3.27%,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3.21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1.52%,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70.46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2.40%。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3-28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公斤。秧齡25天左右。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純氮7-12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0.7,其中基肥占50%左右,始穗期畝施尿素5公斤、氯化鉀5公斤作粒肥,后期看苗補肥。淺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淺水抽穗,干濕交替灌漿,收割前7-8天斷水。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早優827

      選育單位: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張代紅、溫慶錕、喻愿傳、湯國平、蔣琦

      品種來源:早豐A×R827(廣恢998/蓉恢906)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7.7天,比對照五優308早熟0.9天。該品種株型緊束,葉色濃綠,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較小,熟期轉色好。株高99.0厘米,畝有效穗23.0萬,穗長20.1厘米,每穗總粒數139.7粒,實粒數111.8粒,結實率80.0%,千粒重23.6克。出糙率81.7%,精米率73.7%,整精米率64.2%,粒長6.7mm,粒型長寬比3.3,堊白粒率18%,堊白度5.0%,直鏈淀粉含量17.6%,膠稠度50mm。米質達國優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57.26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3.19%,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3.12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1.50%,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70.19公斤,比對照五優308增產2.35%。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下旬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1.25-1.5公斤。秧齡25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7寸,每穴插2粒谷苗。大田畝施45%復合肥20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用化學除草劑畝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促分蘗。夠苗曬田,干濕壯籽,濕潤養根,后期不要斷水過早。加強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

      

      品種名稱:C兩優111

      選育單位:江西洪崖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選 育 者:李亞勇 鐘躍毅 徐金仁 劉茂福 聶維如

      品種來源:C815S×中恢111(明恢63/NH56)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5.8天,比對照天優華占遲熟1.9天。該品種株型緊束,葉色濃綠,葉片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中,稃尖紫色,穗大粒多,結實率較高,千粒重較大,熟期轉色好。株高117.1厘米,畝有效穗18.6萬,穗長24.4厘米,每穗總粒數161.0粒,實粒數120.9粒,結實率75.1%,千粒重29.2克。出糙率81.6%,精米率73.1%,整精米率61.1%,粒長6.8mm,粒型長寬比3.0,堊白粒率81%,堊白度16.9%,直鏈淀粉含量19.2%,膠稠度5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63.41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0.90%,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09.83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4.28%,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86.62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2.59%。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中下旬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7.5-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6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45%三元復合肥25公斤作基肥,栽后5-7天畝追施45%復合肥25公斤促分蘗。淺水分蘗,足苗曬田,淺水孕穗,淺水抽穗,干濕壯籽。 注意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吉優晶禾

      選育單位:江西雅農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張秋標、劉明華、王豐、張友合、李華海

      品種來源:吉豐A×晶禾(華占/廣恢308)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0.7天,比對照天優華占早熟3.3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好。株高102.0厘米,畝有效穗21.7萬,穗長20.4厘米,每穗總粒數144.9粒,實粒數118.8粒,結實率82.0%,千粒重25.3克。出糙率82.2%,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5.3%,粒長6.7mm,粒型長寬比3.3,堊白粒率24%,堊白度7.1%,直鏈淀粉含量20.6%,膠稠度6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70.02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2.08%,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09.17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4.17%,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89.60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3.13%。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18-23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5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公斤。移栽葉齡5.0-6.0葉,秧齡28-30天。栽插規格6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重施底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補肥,畝施純氮10-11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0.9。移栽返青后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淺水抽穗,濕潤灌漿,干干濕濕,保持根系活力,后期不要斷水過早。秧苗期防治稻飛虱,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情報,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泰優2068

      選育單位:廣西恒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江西現代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柳武革、王豐、黃慧君、車慧燕、程雄濤

      品種來源:泰豐A×廣恢2068(廣恢208/先恢207)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0.1天,比對照天優華占早熟3.9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較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02.9厘米,畝有效穗22.1萬,穗長21.5厘米,每穗總粒數149.2粒,實粒數123.8粒,結實率83.0%,千粒重23.5克。出糙率77.6%,精米率69.1%,整精米率61.0%,粒長7.0mm,粒型長寬比3.8,堊白粒率14%,堊白度5.0%,直鏈淀粉含量14.4%,膠稠度7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74.91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2.95%,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08.36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4.03%,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91.64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3.49%。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6月15-20日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1.25-1.5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7寸,每穴插2粒谷苗。大田畝施45%復合肥20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用化學除草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促分蘗。夠苗曬田,干濕壯籽,濕潤養根,后期不宜斷水過早。加強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

      

      品種名稱:泰鄉優粵絲苗

      選育單位: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江西華昊水稻協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選 育 者:宋進昌、楊軍、謝蔚、張林、陳仲山

      品種來源:泰鄉1209A×粵絲苗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2.0天,比對照天優華占早熟1.9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淡綠,劍葉挺直,田間長勢長相清秀,分蘗力強,稃尖無色,穗粒數較多,結實率高,熟期轉色好。株高104.9厘米,畝有效穗21.1萬,穗長21.8厘米,每穗總粒數141.1粒,實粒數119.9粒,結實率85.0%,千粒重24.9克。出糙率82.3%,精米率74.0%,整精米率66.2%,粒長6.8mm,粒型長寬比3.5,堊白粒率13%,堊白度3.6%,直鏈淀粉含量15.5%,膠稠度65mm。米質達國優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64.14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1.03%,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601.98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2.94%,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83.06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1.99%。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作一季晚稻種植于6月初播種,作雙季晚稻種植于6月15-20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2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公斤。秧齡25-28天。栽插規格6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補肥,畝施純氮11-12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0.8。淺水移栽,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寸水抽穗揚花,灌漿成熟期干干濕濕,收割前7天斷水。秧苗期防治稻飛虱,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情報,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荃優618

      選育單位:江西大地豐收種業有限公司、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選 育 者:嚴長發、王合勤、邱在輝、陳金節、陳欣

      品種來源:9311A×D618(R77/R998)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4.9天,比對照天優華占遲熟1.0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寬直,莖稈粗壯,長勢繁茂,分蘗力中,稃尖無色,穗大粒多,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好。株高113.7厘米,畝有效穗19.4萬,穗長24.7厘米,每穗總粒數174.8粒,實粒數132.9粒,結實率76.0%,千粒重27.0克。出糙率81.3%,精米率72.6%,整精米率64.7%,粒長6.8mm,粒型長寬比3.3,堊白粒率6%,堊白度1.2%,直鏈淀粉含量15.0%,膠稠度70mm。米質達國優3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62.43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0.72%,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90.00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0.89%,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76.22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0.81%。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15-20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25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6寸×7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45%復合肥40公斤作基肥,栽后6-8天畝追施尿素10公斤促分蘗,分蘗盛期畝追施氯化鉀8.0公斤,孕穗期看苗補施肥。淺水活蔸,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濕潤灌漿,干濕壯籽。重點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恒豐優50

      選育單位: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廣東粵良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吳明國、張少虎、劉康平、林建榮、萬根文

      品種來源:恒豐A×C50(C84/浙恢7954)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3.9天,與對照天優華占全生育期相同。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長直,莖稈粗壯,長勢繁茂,分蘗力中,稃尖紫色,穗粒數多、著粒密,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好。株高112.0厘米,畝有效穗19.2萬,穗長20.7厘米,每穗總粒數183.3粒,實粒數138.4粒,結實率75.5%,千粒重25.4克。出糙率82.4%,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5.2%,粒長6.1mm,粒型長寬比2.7,堊白粒率36%,堊白度7.9%,直鏈淀粉含量17.2%,膠稠度50mm。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73.76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2.44%,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8.29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0.60%,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81.03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1.52%。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作一季晚稻種植于6月初播種,作雙季晚稻種植于6月15-20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2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公斤。移栽葉齡5.5-6.0葉,秧齡25-28天。栽插規格5寸×6寸或6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補肥,畝施純氮12-13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0.8。淺水移栽,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寸水抽穗揚花,灌漿成熟期干干濕濕,收割前7天斷水。秧苗期防治稻飛虱,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情報,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昌優華占

      選育單位: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中國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賀浩華、宋進昌、楊軍、李紹清、蘇玩才

      品種來源:287A×華占(SC2-S6測恢系選)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6.4天,比對照天優華占早熟0.2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片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較高,熟期轉色好。株高100.8厘米,畝有效穗21.6萬,穗長21.7厘米,每穗總粒數149.7粒,實粒數118.0粒,結實率78.8%,千粒重24.8克。出糙率81.9%,精米率71.5%,整精米率63.7%,粒長6.9mm,粒型長寬比3.4,堊白粒率12%,堊白度3.0%,直鏈淀粉含量22.4%,膠稠度50mm。米質達國優2級。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5-2016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5年平均畝產581.43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0.78%,不顯著;2016年平均畝產571.86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2.10%,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76.65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1.44%。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15-20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2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0公斤。移栽葉齡5.5-6.0葉,秧齡23-25天。栽插規格5寸×6寸或6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補肥,畝施純氮11-12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0.8。淺水移栽,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寸水抽穗揚花,灌漿成熟期干干濕濕,收割前7天斷水。秧苗期防治稻飛虱,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情報,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野香優2號

      選育單位:江西天稻糧安種業有限公司、廣西綠海種業有限公司、江西省超級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宜春市袁州區海洲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羅敬昭、邱在輝、李永輝、譚勇、李云

      品種來源:野香A×R002(9311/桂99//明恢63)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0.7天,比對照天優華占早3.2天。該品種株型適中,葉色淡綠,劍葉長、略披,長勢繁茂,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稃尖無色,穗粒數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08.5厘米,畝有效穗22.3萬,穗長21.2厘米,每穗總粒數153.1粒,實粒數127.7粒,結實率83.4%,千粒重20.7克。出糙率81.5%,精米率74.3%,整精米率64.9%,粒長6.6mm,粒型長寬比3.5,堊白粒率11%,堊白度2.0%,直鏈淀粉含量16.0%,膠稠度62mm。米質達國優2級。通過米飯食味品質品嘗。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7級,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44.69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減產2.46%,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82.62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減產0.37%,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63.66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減產1.42%。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作一季晚稻種植于6月初播種,作雙季晚稻種植于6月15-24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公斤。秧齡22-25天,秧盤育秧,4.0-4.5葉時拋栽。栽插規格5寸×6寸或4寸×6寸,每穴插2粒谷苗。畝施純氮7-12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5:0.7,其中基肥占50%左右,始穗期畝施尿素5公斤、氯化鉀5公斤作粒肥,后期看苗補肥。淺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淺水孕穗,淺水抽穗,干濕交替灌漿,收割前7-8天斷水。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泰豐優208

      選育單位:江西現代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黃慧君、王豐、朱滿山、劉振榮、柳武革

      品種來源:泰豐A×廣恢208(3550//粵龍占/廣恢122///粵新占2)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0.0天,比對照天優華占早3.9天。該品種株型適中,劍葉挺直,長勢繁茂,分蘗力強,稃尖紫色,穗粒數多,結實率較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04.4厘米,畝有效穗21.9萬,穗長21.4厘米,每穗總粒數156.3粒,實粒數123.9粒,結實率79.3%,千粒重22.5克。出糙率81.8%,精米率73.2%,整精米率65.0%,粒長7.0mm,粒型長寬比3.9,堊白粒率19%,堊白度5.0%,直鏈淀粉含量15.0%,膠稠度65mm。米質達國優3級。通過米飯食味品質品嘗。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59.52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0.20%,不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77.60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減產1.23%,不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68.56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減產0.52%。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0-25日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0-15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2.0公斤。秧齡20天左右。栽插規格5寸×6寸或6寸×6寸,塑料軟盤育秧3.1-3.5葉拋秧。每穴插2粒谷苗。重施底肥,總肥的70-80%作為底肥,移栽后5-6天結合施用除草劑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氯化鉀5-10公斤促分蘗。干濕相間促分蘗,有水孕穗,干濕交替壯籽,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軟華優1179

      選育單位: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廣東華農大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梁克勤、陳雄輝、陳志強、王慧、梁結彩

      品種來源:G軟華A×航恢1179(航恢179/特油占)雜交選配的雜交晚稻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1.7天,比對照天優華占早2.3天。該品種株型略散,劍葉寬長、披垂,長勢繁茂,分蘗力中,稃尖無色,穗大粒多,結實率較高,千粒重小,熟期轉色好。株高113.2厘米,畝有效穗18.9萬,穗長22.7厘米,每穗總粒數181.0粒,實粒數140.7粒,結實率77.7%,千粒重22.3克。出糙率82.4%,精米率74.7%,整精米率70.3%,粒長6.6mm,粒型長寬比3.5,堊白粒率7%,堊白度1.9%,直鏈淀粉含量15.2%,膠稠度63mm。米質達國優3級。通過米飯食味品質品嘗。稻瘟病抗性自然誘發鑒定:穗頸瘟為9級,高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水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17.45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減產7.34%,極顯著;2017年平均畝產551.24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減產5.74%,極顯著。兩年平均畝產534.35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減產6.54%。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作一季晚稻種植于6月初播種,作雙季晚稻種植于6月15-20日播種,大田用種量每畝1.25-1.5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7寸,每穴插2粒谷苗。大田畝施45%復合肥20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結合施用化學除草劑畝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鉀10公斤促分蘗。夠苗曬田,干濕壯籽,濕潤養根,后期不要斷水過早。加強稻瘟病、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

      

      品種名稱:黑金珠6號

      選育單位:江西春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戈有彪 楊訓友 鄧偉 陳紅萍 何展武

      品種來源:“豐兩優晚三”變異株系選而成的常規晚稻品種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2天。該品種農藝性狀穩定,群體整齊一致,株型適中,長勢繁茂,劍葉挺直,稃尖無色,種皮黑色,后期落色好。株高101.0厘米,畝有效穗22.1萬,穗長22.0厘米,每穗總粒數136.4粒,實粒數98.6粒,結實率72.3%,千粒重20.0克。粒型長寬比3.4,黑色度94.5%,黑米色素1.5,整黑米率93.2%,直鏈淀粉17.8%。

      產量表現: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大田實割測產,畝產410.40公斤。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0日左右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5-2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1.5-2.0公斤。秧齡30天以內。栽插規格5寸×7寸,每穴插2-3粒谷苗。畝施45%復合肥30-40公斤作基肥,移栽5-7天結合施用除草劑,畝施尿素8-10公斤、鉀肥5-8公斤。淺水移栽,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有水抽穗,干濕交替灌漿,后期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害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贛黑21

      選育單位: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

      選 育 者:方加海、楊訓友、鄭厚亮、邊建民、王來春

      品種來源:308/黑香1號雜交選育的常規晚稻品種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2天。該品種田間表現生長均衡,株葉型態好,長勢繁茂,稃尖紫色,種皮黑色,后期落色好。株高126.3厘米,畝有效穗16.2萬,穗長23.5厘米,每穗總粒數227.0粒,實粒數213.0粒,結實率93.8%,千粒重20.5克。出糙率80.3%,精米率70.1%,整精米率55.2%,粒長8.1mm、長寬比3.6,堊白粒率12%、堊白度3.1%,直鏈淀粉含量19.2%,膠稠度67mm。

      產量表現: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大田實割測產,畝產530.6公斤。

      適宜地區:全省稻瘟病輕發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6月20日左右播種,秧田播種量每畝15-20公斤,大田用種量每畝2.0-2.5公斤。秧齡30天左右。栽插規格5寸×6寸,每穴插2-3粒谷苗。每畝施純氮12公斤,氮、磷、鉀施用比例為1:0.6:0.8。其中磷肥全作底肥,氮肥的60%作底肥、20%作分蘗肥、20%于孕穗期施用,鉀肥的70%作底肥、30%作分蘗肥施用。干濕相間促分蘗,夠苗曬田,有水孕穗,淺水抽穗,濕潤灌漿,后期干干濕濕,保持根系活力,不要斷水過早。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病蟲害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

      

      品種名稱:287A

      選育單位: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

      選 育 者:宋進昌、賀浩華、楊軍、鄧鵬

      品種來源:珍汕97A/(秋B/天豐B//美香占1號)連續回交選育的水稻三系不育系

      特征特性:屬秈型三系不育系,萍鄉市夏播,播始歷期68-70天。主莖葉片數12-13葉。該不育系株型適中,分蘗力較強,株高82.0厘米,單株成穗12-13穗,穗長21.0厘米,平均每穗穎花數120.0粒,千粒重24.2克。種子飽滿,稃尖紫色,柱頭呈紫色。柱頭外露率71.9%,雙邊外露率47.4%,包頸度19.9%。花粉鏡檢花粉敗育徹底,典敗55.9%,圓敗30.5%,染敗13.6%,花粉敗育率100%;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出糙率81.6%、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8.3%、堊白粒率27%、堊白度7.0%、直鏈淀粉含量23.9%、膠稠度30mm、粒長6.7mm、長寬比3.3。稻瘟病田間自然誘發鑒定苗葉瘟3級,穗頸瘟7級,穗頸瘟損失率26.0%。

      

      品種名稱:泰鄉1209A

      選育單位:江西天涯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宋進昌、楊軍

      品種來源:盛世A/(廣恢122/美香占 1號//粵豐B ///廣8B)連續回交選育的水稻三系不育系

      特征特性:屬秈型三系不育系,萍鄉市夏播,播始歷期70-74天。主莖葉片數13葉。該不育系株型適中,分蘗力較強,株高80.0厘米,單株成穗10-11穗,穗長21.5厘米,平均每穗穎花數130.0粒,千粒重23.8克。種子飽滿,稃尖無色,柱頭呈白色。柱頭外露率54.7%,雙邊外露率15.8%,包頸度30.6%。花粉鏡檢花粉敗育徹底,典敗96.99%,圓敗3.0%,染敗0.01%,花粉敗育率100%;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出糙率81.0%、精米率73.8%、整精米率72.0%、堊白粒率5%、堊白度0.5%、直鏈淀粉含量16.2%、膠稠度55mm、粒長6.5mm、長寬比3.4。米質達國優2級。稻瘟病田間自然誘發鑒定苗葉瘟3級,穗頸瘟7級,穗頸瘟損失率38.6%,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6.5

      

      品種名稱:73A

      選育單位:江西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選 育 者:肖葉青、吳小燕、熊煥金、胡蘭香、陳明亮

      品種來源:贛香A/(1504/中9B//贛香B)連續回交選育的水稻三系不育系

      特征特性:屬秈型三系不育系,南昌播始歷期63-84天。主莖葉片數12-13葉。該不育系株型緊束,分蘗力較強,株高70.0厘米,單株成穗12穗,穗長22.0厘米,平均每穗穎花數140.0粒,千粒重25.0克。種子飽滿,稃尖紫色,柱頭呈黑色。柱頭外露率85.8%,雙邊外露率43.9%,包頸度38.4%。花粉鏡檢花粉敗育徹底,典敗99.1%,圓敗0.67%,染敗0.23%,花粉敗育率100%;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出糙率82.8%、精米率74.0%、整精米率48.3%、堊白粒率17%、堊白度2.2%、直鏈淀粉含量13.7%、膠稠度48mm、粒長6.7mm、長寬比3.2。井岡山稻瘟病田間自然誘發鑒定,苗期、分蘗期、抽穗期均沒有病斑。

      

      品種名稱:S

      選育單位:江西農嘉種業有限公司、長沙中億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李傳毅、歐陽儉、田朝東、雷想亮、陳凱榮

      品種來源:Y58S/ H043//湘早秈1號定向選育的水稻兩用核不育系

      特征特性:屬秈型兩用核不育系,南昌夏播,播始歷期92天左右。主莖葉片數14.3葉。該不育系株型適中,莖稈粗壯,分蘗力強,株高82厘米,單株成穗14穗,穗長26.2厘米,平均每穗穎花數210.0粒,千粒重23.0克。種子飽滿,稃尖無色,柱頭呈白色。柱頭外露率74.6%,雙邊外露率50.2%。花粉鏡檢,花粉發育不完善,基本為無花粉型,花粉敗育率100%;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育性轉換起點溫度在23.50C以下。出糙率74.3%、精米率65.4%、整精米率44.6%、堊白粒率5%、堊白度1.6%、直鏈淀粉含量10.9%、膠稠度90mm、粒長7.2mm、長寬比4.0。稻瘟病田間自然誘發鑒定苗葉瘟5級,穗頸瘟5級。

      

      玉 米

      

      品種名稱:同玉609

      選育單位:四川同路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選 育 者:劉振森、強偉

      品種來源:R62×S909 雜交選育的雜交普通玉米品種

      特征特性:屬馬齒型普通玉米品種,春播全生育期為97.7天,與對照蘇玉29相當。幼苗葉鞘紫色,葉片深綠色,葉緣綠色,花藥綠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57.3厘米,穗位高117.4厘米,成株葉片數17.4片,雄穗分枝11.1個。花絲淺紫色,果穗莖稈角度<45°,苞葉長度中,果穗錐型,穗長17.6厘米,穗行數15.8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馬齒型,鮮百粒重29.2克,單穗粒重150克。接種鑒定,高抗矮花葉病,抗南方銹病,中抗紋枯病、莖腐病、小斑病,感大斑病、絲黑穗病、穗腐病。籽粒容重786克/升,粗蛋白含量12.54%,粗脂肪含量4.24%,粗淀粉含量69.06%,賴氨酸含量0.36%。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普遍玉米品種區域試驗。2016年平均畝產704.6公斤,比對照蘇玉29增產9.90%;2017年平均畝產576.4公斤,比對照蘇玉29增產0.45%;兩年平均畝產 640.5千克, 比對照增產 5.18%。201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2.7千克,較對照蘇玉29增產8.25%。

      適宜地區:江西省普通玉米產區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一般畝種植密度3500~4000株。

      

      品種名稱:美玉19號

      選育單位: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千八(白糯)×729nct(白色糯超甜)雜交選育的雜交糯玉米品種

      特征特性:雜交種。屬半緊湊型糯玉米品種。春播全生育期91.1天,比對照蘇玉糯5號遲2.9天。株高240.65厘米,穗位高88.1厘米,空桿率1.15%,倒伏率6.6%、倒折率1.95%。果穗錐型,穗長18.8厘米,穗粗4.9厘米,禿尖長2.4厘米,穗行15.6行,行粒數37.0行,鮮出籽率67.1%。單穗重228.8克,鮮百粒重29.25克,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品質綜合評分86.3分。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鮮食糯玉米品種區域試驗。2016年平均畝產712.7公斤,比對照蘇玉糯5號增產12.84%;2017年平均畝產760.1公斤,比對照蘇玉糯5號增產11.32%;兩年平均畝產鮮穗736.4公斤,比對照“蘇玉糯5號” 增產12.07%。

      適宜地區:江西省鮮食糯玉米產區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種,畝用種量2.0公斤,畝種植密度3000-3300株。結合施肥進行中耕除草。苗期、拔節期、后期的施肥量分別占總肥量的10%、70%、20%。氮、磷、鉀的施肥量比例一般為3:1:2.8。用50%的多菌靈膠懸劑1000倍液于大喇叭期噴霧植株防治大斑病、小斑病。適時采收,一般吐絲后20~22 天采收。

      

      品種名稱:泰鮮甜1號

      選育單位:萬農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汪國其、李汝松

      品種來源:W623-2×WT99-B雜交選育的雜交甜玉米品種

      特征特性:雜交種。屬半緊湊型甜玉米品種。春播全生育期97.35天,比對照粵甜16號遲5.8天。株高254.4厘米,穗位高110.4厘米,空桿率3.2%,倒伏率1.3%、倒折率0.4%。果穗錐型,穗長20.1厘米,穗粗5.0厘米,禿尖長1.3厘米,穗行17.3行,行粒數37.2行,鮮出籽率60.65%。單穗重269.65克,鮮百粒重30.95克,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品質綜合評分85.5分。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鮮食甜玉米品種區域試驗,2016年平均畝產 840.2千克, 比對照粵甜16號增產 15.84%;2017年平均畝產 866.8千克, 比對照贛科甜6號增產9.61%;兩年平均畝產 853.50千克, 比對照增產 12.60%。

      適宜地區:江西省鮮食甜玉米產區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春播地溫在12℃以上播種,秋播在7月15日-8月18日之間。密度控制在3200-3500株/畝。畝施過鈣30-50kg,氯化鉀20-30kg,尿素25-30kg。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收獲前20天禁止施用農藥。春、秋季采收期分別為吐絲后18-22天和22-26天。

      

      品種名稱:萬鮮甜150

      選育單位:福州萬豐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汪國其、歐陽振華、黃煥楨

      品種來源:WT011×WT050雜交選育的雜交甜玉米品種

      特征特性:雜交種。屬半緊湊型甜玉米品種。春播全生育期94.1天,比對照粵甜16號遲2.6天。株高223.2厘米,穗位高80.4厘米,空桿率2.3%,倒伏率1.9%、倒折率0.3%。果穗錐型,穗長19.9厘米,穗粗4.8厘米,禿尖長1.7厘米,穗行15.7行,行粒數36.7行,鮮出籽率69.3%。單穗重251.1克,鮮百粒重35.7克,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品質綜合評分86.7分。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鮮食甜玉米品種區域試驗,2016年平均畝產 718.1千克, 比對照粵甜16號減產 0.99%;2017年平均畝產 849.2千克, 比對照贛科甜6號增產7.39%;兩年平均畝產 783.7公斤, 比對照增產 3.38%。

      適宜地區:江西省鮮食甜玉米產區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春播地溫在12℃以上播種,秋播在7月15日-8月18日之間。密度控制在3200-3500株/畝。畝施過鈣30-50kg,氯化鉀20-30kg,尿素25-30kg。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收獲前20天禁止施用農藥。春、秋季采收期分別為吐絲后18-22天和22-26天。

      

      

      棉 花

      品種名稱:華雜棉H116

      轉基因生物名稱:H116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農基安證字(2017)第029號

      選育單位:華中農業大學

      選 育 者:郭小平、張獻龍

      品種來源: H82140×H92047雜交選配的轉基因抗蟲棉組合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全生育期123.1天,比對照贛棉雜1號早熟0.8 天。該品種植株塔形,株高130.4厘米,出苗好,子葉中等,葉色深,葉片中等大小,莖稈有茸毛,鈴卵圓形,花藥乳白色。單株結鈴36.3個,單鈴重5.6克,霜前花率91.8 %,衣分42.8%,衣指7.9克,籽指10.5克。纖維品質(HVICC標準):平均長度 30.9 mm,整齊度85.0%,比強度33.2cN/tex,伸長率5.6 %,馬克隆值4.9,反射率76.7%,黃度7.8,紡織均勻性指數 152.3。抗枯萎病,相對抗指 7.3,耐黃萎病,相對抗指28.7。

      產量表現:2015-2016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域試驗,2015年平均畝產皮棉131.4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12.98%;2016年平均畝產皮棉109.3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4.13%。兩年平均畝產皮棉120.4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7.98%。2016年生產試驗畝產皮棉106.4公斤,比對照贛雜棉1號增產16.67%。

      適宜地區:江西省棉花產區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4月上中旬適時播種,營養缽育苗移栽,一般畝栽密度1500~1700株。一般畝施純氮18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1;建議施足底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輔施微肥。遵循少量多次、前輕后重的原則,合理化調。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整枝、打頂,全生育期搞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品種名稱:華雜棉H922

      轉基因生物名稱:華雜棉H922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農基安證字(2014)第155號

      選育單位:華中農業大學

      選 育 者:郭小平、張獻龍

      品種來源:4007-17×361-9雜交選配的轉基因抗蟲棉組合

      審定情況:2018年1月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全生育期127.8天,比對照贛棉雜1號晚熟0.6天。該品種植株塔形、較松散,株高129.7厘米,出苗較好,子葉中等、綠色,葉片中等偏大,莖稈粗壯有茸毛,鈴卵圓形,花藥 乳白色。單株結鈴32.5個,單鈴重5.6克,霜前花率90.9%,衣分  42.2%,衣指8.5克,籽指11.8克。纖維品質(HVICC標準):平均長度30.0mm,整齊度85.3%,比強度32.7cN/tex,伸長率5.0 %,馬克隆值5.2,反射率75.4%,黃度8.0,紡織均勻性指數149.2。耐枯萎病,相對抗指14.2,耐黃萎病,相對抗指28.1。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域試驗,2016年平均畝產皮棉117.3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11.71%;2017年平均畝產皮棉94.8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13.67%。兩年平均畝產皮棉106.1公斤, 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12.63%。2017年生產試驗畝產皮棉88.9公斤,與對照贛棉雜1號相當。

      適宜地區:江西省棉花產區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4月上中旬適時播種,營養缽育苗移栽,一般畝栽密度1600~1800株。一般畝施純氮18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1;建議施足底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輔施微肥。遵循少量多次、前輕后重的原則,合理化調。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整枝、打頂,全生育期搞好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品種名稱:贛棉KS002

      轉基因生物名稱:KS002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農基安證字(2016)第171號

      選育單位: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選 育 者:柯興盛、肖水平、劉新穩、孫亮慶、楊紹群

      品種來源:GM11-16×ZM98 雜交選配的轉基因抗蟲棉組合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生育期123.5天,與對照贛棉雜1號熟期相當。該品種株型塔形,株高133.7厘米,出苗好,莖稈中粗少茸毛,子葉中大,葉色較深。鈴卵圓形,花藥乳白色。果枝始節位6.3節,果枝數20層。單株結鈴35.6個,單鈴重5.5克,霜前花率92.75%,衣分43.15%,衣指7.9克,籽指10.3克。纖維品質(HVICC標準):纖維長度 29.1mm,比強度29.6 cN/tex,馬克隆值5.0,整齊度84.2 %,伸長率 4.9%,反射率77.6%,黃度8.5,紡織均勻性指數129.9。抗枯萎病,相對抗指 9.9。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品種區域試驗,2012年平均畝產皮棉106.45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5.39%;2013年平均畝產皮棉132.76公斤,比對照增產 11.18%。兩年平均畝產皮棉 119.61公斤, 比對照增產 8.15%。2013年生產試驗畝產皮棉134.37公斤,比對照增產7.22%。

      適宜地區:江西省棉花產區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4月中旬播種,每缽1-2粒,薄膜覆蓋育苗,苗齡控制在2-3片真葉移栽,每畝定植1800株。每畝施純氮18公斤,氮、磷、鉀比大約為1:0.5:1。按照“底肥足、蕾肥穩、花鈴肥重”的原則,合理施用。合理化控,加強田間管理,遇旱及時灌溉,重點防治蚜蟲、紅蜘蛛、盲蝽蟓等害蟲。

      

      品種名稱:贛棉207

      轉基因生物名稱:贛棉207

        者:劉亞平、肖遠龍、楊兆光、吳振江、涂祈鈞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農基安證字[2016]第31號

      選育單位: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023(贛雜棉800優系)×207(贛棉11號優系)雜交選配的轉基因抗蟲棉組合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春播生育期121.8天,該品種出苗整齊、生長勢、整齊度均好,子葉較大平展、葉色較深,苗期表現較好,植株塔形較緊湊,莖稈中粗有茸毛,葉片較大、葉色中等、缺刻較深,鈴卵圓較長、表面光滑,鈴柄稍長,花藥乳白色、柱頭中長,結鈴性較好,吐絮暢,好撿花,抗病性強。株高118.5厘米,果枝始節6.4,果枝數19.4層,單株結鈴42.6個,單鈴重5.1克,霜前花率91.1%,衣分42.53%,衣指7.5克,籽指10.0克,纖維品質:纖維長度30.5mm,整齊度85.35%,比強度32.7cN/tex,伸長率4.54%,馬克隆值5.0,反射率78.34%,黃度7.6,紡紗均勻性指數152.8。耐枯萎病,相對抗指13.54。

      產量表現:2013-2014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域試驗。2013年畝產皮棉126.33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5.8%,2014年畝產皮棉127.9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減產0.49%。兩年平均畝產皮棉127.1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2.01%。

      適宜地區:江西省棉花產區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4月中上旬播種,每缽1-2粒,雙膜覆蓋育苗,苗齡控制在2葉1心時移栽,栽時根部要培地,每畝定植1600株左右。每畝施純氮20公斤,氮、磷、鉀比大約為1:0.5:1。按照“底肥足、蕾肥穩、花鈴肥重、蓋頂肥補”的原則,合理施用,合理化控,加強田間管理,遇澇及時排,遇旱及時灌溉,重點防治蚜蟲、紅蜘蛛、盲蝽蟓、白粉虱等害蟲。

      

      品種名稱:KB3137

      基因生物名稱:KB3137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農基安證字(2016)第159號

      選育單位: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選 育 者:李國榮、孟慶忠、宋志紅、張濤、陳全求

      品種來源:HM(徐244選系)×5712選系雜交選育的常規棉轉基因品種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生育期 128.1天,比對照贛棉雜1號遲熟1.6天。該品種植株株型塔形,株高125.5厘米,出苗好,子葉中等大小,葉片中大,莖稈有茸毛,鈴卵圓形,花藥乳白色。單株結鈴34.5個,單鈴重4.7克,霜前花率85.09%,衣分43.70%,衣指8.1克,籽指10.4克。纖維品質(HVICC標準):平均長度29.7mm,比強度30.6cN/tex,馬克隆值4.9,伸長率6.0%,反射率76.8%,黃度7.8,整齊度84.4%,紡織均勻性指數141.6。耐枯萎病,相對抗指14.8,耐黃萎病,相對病指25.1。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域試驗,2016年平均畝產皮棉110.8公斤,比對照贛棉雜1號增產5.48%;2017年平均畝產皮棉83.5公斤,比對照增產6.78%。兩年平均畝產皮棉97.2公斤, 比對照增產6.13%。2017年生產試驗畝產皮棉98.0公斤,比對照增產10.11%。

      適宜地區:江西省棉花產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4月初播種,每缽1-2粒,薄膜覆蓋育苗,苗齡控制在2-3片真葉移栽,每畝定植1800株左右。每畝施純氮18公斤,氮、磷、鉀比大約為1:0.5:1。按照“底肥足、蕾肥穩、花鈴肥重、蓋頂肥補”的原則,合理施用。合理化控,加強田間管理,遇旱及時灌溉,重點防治蚜蟲、紅蜘蛛、盲蝽蟓等害蟲。

      

      品種名稱:中棉所109

      轉基因生物名稱:CRIZ140103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農基安證字(2014)第123號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選 育 者:郭立平,邢朝柱,吳建勇,戚廷香,王海林

      品種來源:L28A×GKz中雜A49-668雜交選配的早熟轉基因抗蟲棉組合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全生育期99.75天,比組平均(CK)早熟2.7天。該品種植株株型塔形,株高103.5厘米,出苗一般,子葉較大,葉片較小,莖稈有茸毛,鈴卵圓形,花藥乳白色。單株結鈴13.1個,單鈴重4.75克,霜前花率95.2 %,衣分39.55%,衣指6.9克,籽指10.7克。纖維品質(HVICC標準):平均長度30.6mm,整齊度85.2%,比強度32.2cN/tex,伸長率5.4 %,馬克隆值4.9,反射率77.5%,黃度8.1,紡織均勻性指數153.0。耐枯萎病,相對病指12.3,耐黃萎病,相對病指31.4。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區域試驗,2016年平均畝產皮棉97.6公斤,比對照(組平均值)增產9.5%;2017年平均畝產皮棉65.1公斤,比對照(組平均值)增產 8.83%。兩年平均畝產皮棉81.4公斤,平均增產9.17%。2017年早熟棉生產試驗畝產皮棉70.8公斤。

      適宜地區:江西省棉花產區油(麥)后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①播前起垅。油菜收獲后及時整地;②合理密植,在5月下旬定穴點播,密度3000-3500株/畝為宜。③施足底肥,尤其是要增施鉀肥,重施蕾花肥,后期以葉面噴施蓋頂肥。④根據天氣和長勢情況適量化調,前輕后重、少量多次。⑤及時徹底整枝,以防爛鈴,8月上旬打頂。⑥及時防治紅蜘蛛、蚜蟲、盲蝽等害蟲。

      

      品種名稱:EZ9

      轉基因生物名稱:EZ9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農基安證字[2014]第111號

      選育單位: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選 育 者:藍家樣、陳全求、韓光明、黃云、張勝昔

      品種來源:KC9704×4916雜交后代系選的早熟常規棉轉基因抗蟲品種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生育期103.0天,比組平均值遲熟0.7天。該品種植株塔形,株高120.2厘米,出苗較好,子葉中大,葉片較大,莖稈少茸毛,鈴卵圓形,花藥乳白色。單株結鈴12.8個,單鈴重5.0克,霜前花率93.22%,衣分39.95%,衣指8.0克,籽指12.2克。纖維品質(HVICC標準):平均長度30.5mm,比強度31.3cN/tex,馬克隆值5.2,伸長率5.4%,反射率77.5%,黃度7.5,整齊度84.8%,紡織均勻性指數143.8。耐枯萎病,相對抗指14.9,耐黃萎病,相對抗指28.6。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品種區域試驗,2016年平均畝產皮棉99.4公斤,比組平均值增產11.56%;2017年平均畝產皮棉 61.5公斤,比組平均值增產2.81%。兩年平均畝產皮棉80.5公斤,平均增產7.19%。2017年早熟棉生產試驗畝產皮棉77.5公斤。

      適宜地區:江西省棉花產區油(麥)后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中下旬直播,一般每畝種植密度5000株,每穴播2~3粒,出苗后及時間苗補苗。施足底肥,早施提苗肥,初花期及時追肥,前期結合治蟲噴施葉面硼肥,中后期不追肥,打頂后結合治蟲噴施葉面鉀肥。一般畝施純氮1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1。合理化控,加強田間管理,遇旱及時灌溉,重點防治蚜蟲、紅蜘蛛、盲蝽蟓等害蟲,棉鈴蟲重發生年份注意防治四、五代棉鈴蟲。

      

      品種名稱:創棉11號

      轉基因生物名稱:創棉11號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農基安證字[2012]第039號

      選育單位:創世紀種業有限公司

      選 育 者:創世紀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011×GK19-11(GK19選系)雜交后代系選的早熟常規棉轉基因抗蟲品種

      特征特性:轉基因品種。生育期104.4天,比組平均值遲熟2.1天。株高116.8cm,第一果枝節位6.5節,單株果枝數14.8臺。出苗較好,前期長勢穩健,中期長勢強健,植株中等,株型緊湊塔形,莖稈較硬,茸毛少,葉片中等稍大,葉色較深,花藥乳白,柱頭長,鈴卵圓形。單株結鈴12.1個,單鈴重5.0g,籽指11.2g,衣分42.07%,霜前花率93.46%。纖維品質(HVICC標準):平均長度30.6mm,斷裂比強度30.6cN/tex,馬克隆值4.9,伸長率6.3%,反射率78.5%,黃度7.7,整齊度指數85.2%,紡紗均勻性指數146.0。耐枯萎病,相對病指14.1,耐黃萎病,相對病指27.5。

      產量表現:2016-2017年參加江西省棉花品種區域試驗,2016年平均畝產皮棉100.5公斤,比組平均值增產12.71%;2017年平均畝產皮棉60.9公斤,比組平均值增產1.81%。兩年平均畝產皮棉80.7公斤,平均增產7.26%。2017年早熟棉生產試驗,畝產皮棉97.8kg。

      適宜地區:江西省棉花產區油(麥)后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5月中下旬直播,一般每畝種植密度4000-5000株,每穴播2~3粒,出苗后及時間苗補苗。施足底肥,早施提苗肥,初花期及時追肥,前期結合治蟲噴施葉面硼肥,中后期不追肥,打頂后結合治蟲噴施葉面鉀肥。一般畝施純氮1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1。合理化控,加強田間管理,遇旱及時灌溉,重點防治蚜蟲、紅蜘蛛、盲蝽蟓等害蟲,棉鈴蟲重發生年份注意防治四、五代棉鈴蟲。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