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晶甜9號
選育單位:江蘇潤揚種業有限公司、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
審定編號:皖玉2016042
品種審定適宜種植區域:安徽全省
引種單位:福建閩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在福建省春季種植,出苗至鮮果穗采收80.4天,比對照粵甜16長2.6天。幼苗葉鞘淺綠色、穎殼淺綠色、花藥綠色、花絲淺綠色;株型平展,株高222.6厘米,穗位高96.8厘米。果穗錐型,穗長19.5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0.2厘米,穗行數16.2行,行粒數40.0粒,鮮籽粒淺黃色,穗軸白色,百粒重33.2克,出籽粒69.3%。皮渣率7.9%,可溶性糖26.2%,還原糖9.7%,品質評分為84.3分。田間調查抗莖腐病、中抗紋枯病,五個試驗點平均倒伏、倒折率2.4%。
產量表現:2017年春季在福建省5個試驗點種植,平均畝產鮮穗(帶苞葉)1287.4公斤,比對照品種粵甜16增產3.0%。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我省春播地溫在12℃以上即可播種。2、合理密植:適宜密度為3200株/畝。3、科學施肥:畝總施50公斤復合肥、20公斤尿素,其中30公斤復合肥做基肥,其他與尿素分苗期和拔節期施用。4、科學田管:耕地時施藥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蟲,苗期怕澇注意排水,在苗期、喇叭期、花期注意防治玉米螟等害蟲。5、適時采收:甜玉米采收期較短,春播在授粉后20天左右為適采期。
引種區域及種植季別:適宜福建省春播種植。
風險提示:1、紋枯病高發區慎種,注意防倒伏,防玉米螟等害蟲。2、春季雨水較多,注意排水,授粉期遇到連續陰雨天氣會產生凸尖、缺粒等現象。3、玉米生育期適宜溫度為20-30℃,根據天氣,適時播種。4、過高密度會影響授粉與結實率,過低密度影響產量,畝適宜密度3000-3200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