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黑河51號
選育單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黑河分院
品種來源:黑河14號×北豐1號
其它地方審定情況:黑龍江省審定,審定編號:黑審豆2009013。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品種權號:CNA20090019.6
是否轉基因品種:否
特征特性:黑河51號在適應區于6月底至7月初播種,出苗至成熟生育期83.88天左右。亞有限結莢習性,有分枝,紫花,長葉,灰色茸毛,莢鐮刀形,成熟時呈褐色。子粒圓形,種皮黃色,種臍黃色,有光澤,株高56.64cm,底莢高11.68cm,分枝數0.43,單株莢數18.89,單株粒數42.16,秕莢率3.16%,籽粒橢圓形,屬大粒種,種皮黃色,種臍黃色,百粒重18.55g。
抗性鑒定:接種鑒定中抗或感灰斑病,田間鑒定大豆花葉病毒病發病率0,病情指數0,灰斑病發病率0,病情指數0。抗旱性、耐鹽堿性、耐陰性中等偏強。
品質性狀: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烏魯木齊)品質檢測,經檢測蛋白質含量42.69%,脂肪含量18.6%。
產量表現:2015-2016兩年自治區大豆特早熟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166.03公斤,比對照對照新大豆15號增產4.66%。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6.76公斤,比對照新大豆15號增產29.71%。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在適應區6月底至7月上旬播種,選擇冬油菜茬口或冬麥茬口,在冬小麥收獲前一周澆一次跑馬水,小麥收獲后立即犁地播種,也可施行免耕播種。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畝播量10公斤,畝保苗株數2.8萬株左右。分層施肥,畝施磷酸二銨8公斤,尿素8公斤,硫酸鉀5公斤。田間管理突出一個“早”字,早播種、早施肥、早澆水、早發快長。苗前藥劑土壤封閉滅草,中耕2-3次,及時收獲。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新疆大豆特早熟(復播)區域推廣種植。
評審意見: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一次會議審議,同意通過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