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新海60號(區試代號K-138)
選育單位: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新海26號(巴20—02)×97006優系
其它地方審定情況:無
是否轉基因品種:否
特征特性:該品系零式果枝,株型呈筒形,果柄較短,生長勢較強,葉片中等偏大,生育期135天,株高100-110cm,第一果枝節位2.7節,果枝數14—16臺;平均單株成鈴13—16個;鈴長尖型,鈴重3.2-3.4g,衣分率32.9-33.5%,子指12.4g;棉花色澤潔白有絲光,含絮好,吐絮暢而集中,纖維品質優良。抗病性和豐產性好。
抗病性鑒定:經石河子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鑒定,該品種枯萎病病指3.6,高抗枯萎病,黃萎病病指5.3,高抗黃萎病。
品質性狀: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安陽)檢測,上半部平均長度40.1mm,斷裂比強度43.5cN/tex,馬克隆值3.9,整齊度指數90.1%。
產量表現:2014-2015兩年自治區早熟長絨棉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115.5kg/畝,比對照增產8.7%。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16.7kg/畝,比對照增產13.2%。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與密度:正常年份播期在4月上、中旬為宜,播種密度在17000—18000株/畝,收獲密度在14000—15000株/畝。2、基肥及追肥:施足底肥,穩施蕾肥,重施花鈴肥,注重施用有機肥。生育期內注重灌水質量,特別防止棉田后期受旱。3、生育期管理:播后即中耕,提早定苗,追肥促壯;正常年份打頂時間在7月中旬為宜(應視當時棉田長勢,不宜過晚);停水不宜過早,9月初停水為宜。4、化學調控及蟲害防治:視棉田長勢進行化學調控,對生長穩健的棉田在苗蕾期一般不進行化學調控或少量調控;蟲害防治以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特別注意苗蕾期的蚜蟲危害及花鈴期的棉鈴蟲、紅蜘蛛危害,早發現及時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南疆早熟長絨棉區種植。
評審意見: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一次會議審議,同意通過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