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新稻56號(區試代號06GY3-416)
選育單位:新疆農業科學院溫宿水稻試驗站、新疆金豐源種業股份公司和新疆農業科學院核技術生物技術研究所
品種來源:雨田1號×秋田小町
其它地方審定情況:無
是否轉基因品種:否
特征特性:株高93.81cm左右,株型緊湊,葉色濃綠,分蘗力較強。散穗型,平均穗長19.5cm,平均穗總粒數114.3粒左右,結實率82.1%,生育期155-160天。谷粒橢圓型,呈黃色,谷粒無芒,千粒重26.3g。
抗病性鑒定:較抗惡苗病、稻瘟病。
品質性狀: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稻米品質測試,該品種出糙率84.4%,精米率76.1%,整精米率66.2%,堊白粒率43%,堊白度10.4%,直鏈淀粉16.7%,膠稠度65mm,粒長5.2mm,粒型長/寬比1.9,透明度1級,堿消值7.0級,多項理化品質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
產量表現: 2014-2015兩年自治區常規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為724.51,公斤,比對照秋田小町增產7.96%。2016年自治區品種生產試驗中該品系平均畝產816.9公斤,比對照秋田小町增產15.58%。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與插秧:稀播育壯秧,4月上中旬播種。用使百克或咪酰胺浸種72小時后催芽,播種量每平方米300克;5月上下旬插秧。2、栽培密度:機插秧株行距28×(1012)厘米,手插秧25×15厘米,每穴4-5苗。3、施肥:畝施底肥尿素10公斤、二銨15公斤、鉀肥5公斤;追肥尿素30-35公斤。4、田間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淺水促蘗,孕穗期深水,籽粒灌漿期淺的灌溉方法,抽穗前注意及時防治稻瘟病。
適宜種植區域:適應南、北疆(≥10℃積溫3200℃以上)稻區推廣種植。
評審意見: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一次會議審議,同意通過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