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編號:渝備玉2017083
品種來源:Q1095×N9507
引種者:大邑縣益民高新農業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育種者:大邑縣益民高新農業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審定編號:桂審玉2014005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雜交玉米。全生育期平均116天,與對照渝單8號相當。株型半緊湊,株高278厘米,穗位高100厘米,一葉鞘顏色綠色,葉片綠色,第一葉尖端為匙形。總葉片數16~18片,成株期葉色綠色,葉寬,葉長中,葉緣波狀少,穗柄向上,穗柄長度中,果穗著生于倒數第7~8 葉,穗上葉較直立,苞葉綠色,長度中、包緊度較緊。穗長18.8厘米,穗粗5.1厘米,禿頂長1厘米,穗行數16.5行,行粒數35.1粒;穗形筒型,穗軸白色,籽行排列直,籽粒黃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1.3克,出籽率84.6%。
產量表現:2017年一年適應性試驗,3點平均畝產590.2千克,比對照渝單8號增產10.3%。
抗性評價:高抗大斑病、穗腐病,抗小斑病、莖腐病,中抗紋枯病。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2.合理密植:一般種植密度2800~3500株/畝。3.合理施肥:畝施基肥1500~2000千克腐熟農家肥(施苗肥5~7千克尿素,8~10千克鉀肥,攻稈肥20千克復合肥,攻苞肥15~20千克尿素)。
風險提示:1、生產上及時防治病蟲害,注意防治螟蟲。2、加強田間管理,抓好全苗,確保密度。3、適期收獲。
引種適宜種植區域:適宜重慶市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平壩、低山地區種植。
咨詢服務電話:028-84590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