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編號:渝備稻2017027
品種來源:明香10S×明恢829
引種者:福建六三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種者:福建省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審定編號:滇審稻2014007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秈遲熟兩系雜交水稻。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區全生育期平均152.2天,比對照F優498長2.2天。株高115.7厘米,株型適中,葉色綠,劍葉長、直立,葉鞘綠色,穎殼深黃,稃尖無色,有少量芒、芒白色。畝有效穗17.3萬穗,成穗率68.8%,穗長27.1厘米,穗平著粒數210.6粒,實粒數171.4粒,結實率84.4%,千粒重26.6克。
產量表現:2017年一年適應性試驗,4點平均畝產595.8千克,比對照F優498增產6.4%。
抗性評價:葉瘟5級,穗瘟發病率9級,穗瘟損失率7級,綜合抗性指數7.0,抗性病級7級,抗性評價感病。
栽培技術要點:1.重慶市作中稻種植,3月中上旬至4月初播種,培育壯秧,合理密植,每畝秧田播種量15千克,每畝大田用種量1千克左右,播種時每千克種子拌2克多效唑。2.一般軟盤拋秧3.1~3.5葉拋栽,旱育小苗3.5~4葉移栽,水育小苗4.5葉左右移栽。3.種植密度16.5厘米×20厘米,施肥水平中上,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畝施氮肥13~16千克,夠苗及時曬田,后期不要斷水過早。4.堅持強氯精浸種,及時施藥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紋枯病等病蟲害。
風險提示:1.將種子置于陰涼干燥處保存,注意防蟲防鼠。2.注意稻瘟病、紋枯病及其它病蟲害的防治,具體防治措施遵照當地農技部門指導。3.中后期注意田間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加強水稻抗高溫、低溫能力,并防止倒伏。4.不要用不透氣的尼龍袋、編織袋或器皿催芽,以免影響芽率。
引種適宜種植區域:適宜重慶市(除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中秈遲熟稻區種植。
咨詢服務電話:0598-5856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