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蒙審麥2014001號
品種名稱:拉07-0145
申請單位:內蒙古拉布大林農牧場
選育單位:內蒙古拉布大林農牧場
品種來源:將加拿大進口強筋小麥格來尼搭載第18顆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進入太空18天進行太空輻射誘變,部分種子發生了遺傳性基因突變,通過采取系統選擇育種與誘變育種相結合的方法選育而成。
性狀描述:
幼苗:直立,葉片深綠色。
植株:株高90cm。
穗部:紡錘型,長芒,穗長8.4cm。
籽粒:紅粒,千粒重40-48g。
品質:2010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檢測,粗蛋白(干基)16.14%,濕面筋36.1%,沉淀指數66.4mL,形成時間4.6min,穩定時間20.0min,拉伸面積183cm2,延伸性194mm,最大抗延阻力714E.U。
抗性:2012年農業部植物抗病蟲性及農藥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鑒定,中感葉銹病(40MS),中感赤霉病(3.4MS)。
試驗情況:
2010年參加旱作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11.6kg,比對照龍麥26號增產14.6%。平均生育期94天,比對照晚1天。
2011年參加旱作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52.2kg,比對照墾九10號減產0.3%。平均生育期91天,較對照早2天。
2011年參加旱作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70.6kg,比對照墾九10號增產9.3%。平均生育期90天,比對照早3天。
栽培技術要點:
播種:5月8日-15日。
密度:畝保苗40-45萬株。
拌種:每畝吡蟲啉25g、多福合劑70g、麥業豐6ml。
施肥:一般土壤肥力條件下,每畝施尿素4kg、二銨10kg、復合肥4kg混拌均勻做種肥。可根據苗期長勢情況進行追肥或噴施葉面肥。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葉銹病、赤霉病。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10℃活動積溫1900℃以上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