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蒙審玉2017013號
品種名稱:V18
申請者:內蒙古登海種業有限公司
育種者:內蒙古登海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L1462為母本、L1163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母本L1462是以自選系1035×外引系PH6WC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選育而成;父本L1163是以外引系PH4CV×自選系L1026為基礎材料,用PH4CV回交4代后再連續自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129天,比對照鄭單958早1天。幼苗葉鞘深紫色,葉片綠色,穎殼綠色,雄穗一級分枝3-5個,花藥紫色,花絲紫色,莖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300厘米,穗位高118厘米,成株葉片數20。果穗短筒型,穗長18.1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數16-18,行粒數37,單穗粒重209克,禿尖1.2厘米,出籽率84.6%,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5.1克。接種鑒定,抗大斑病(3R),抗彎孢葉斑病(3R),抗莖腐病(8.8%R),中抗絲黑穗病(7.8%MR),感玉米螟(6.1S)。籽粒容重751克/升,粗蛋白8.20%,粗脂肪3.41%,粗淀粉76.18%,賴氨酸0.25%。
產量表現:2014年參加晚熟組預備試驗,平均畝產978.4千克,比對照增產14.35%;2015年參加晚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931.3千克,比對照增產6.55%;2016年參加晚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43.6千克,比對照增產8.53%。
栽培技術要點:4月末至5月初播種;每畝播種密度在4000株;一般在播種時施用二胺25千克/畝以上,尿素5千克,加施鉀肥、鋅肥,或使用氮磷鉀復合肥,再加施鋅肥,分兩次共施尿素30千克以上。
注意事項:注意防治玉米螟。
審定意見:通過審定,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10℃活動積溫2850℃以上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