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大白菜
品種名稱:京秋4號
申 請 者:京研益農(北京)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
育 種 者: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 張鳳蘭 張德雙 余陽俊 徐家炳 趙岫云 于拴倉 汪維紅 盧桂香
品種來源:改良3號小× 84427
特征特性:雜交種。生長期75天~80天,株型半直立,生長勢旺,外葉色較深,葉面稍皺,葉柄綠色,葉球中樁疊抱,結球速度快、緊實,單株凈菜重約4.3千克。抗蕪菁花葉病毒病和霜霉病,耐貯運。第1生長周期畝產7024千克,比對照北京新三號減產3.5%;第2生長周期畝產6958千克,比對照北京新三號增產0.5%。
栽培技術要點:北京地區8月3日~10日播種,行株距60厘米×46厘米 (1.8×1.4尺),畝種植2400株左右,高壟栽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獲。其他同常規秋大白菜管理。最好選擇非十字花科蔬菜為栽培前茬。耕耙前徹底進行田園清潔,并用西維因等粉劑進行田園消毒。底肥要充足, 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千克作底肥,追肥分兩次進行,緩苗后可追施尿素每畝10千克~15千克,復合肥10千克~15千克,撒施或開溝穴施。進入結球期后,每畝再隨水追施尿素10千克。注意整個生長過程尤其是蓮座期和結球期的水分管理。此外,還要求及時間苗、定苗、中耕、除草, 同時要特別注意防治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北京、遼寧、河北、山東等地秋播種植。
注意事項:球外部顏色比北京新3號稍淺。風險及防范措施:1. 為防止未熟抽薹,避免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種植。為防止干燒心發生,避免在鹽堿地和黏土地種植。2. 合理使用除草劑,避免前茬使用除草劑殘留對后茬大白菜的危害。3. 本產品為雜交一代,不可再留種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