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記編號:GPD向日葵(2017)620083 |
|
作物種類:向日葵 |
|
品種名稱:農華601 |
|
申 請 者:嘉峪關金秋農華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
|
育 種 者:嘉峪關金秋農華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
|
品種來源:(MH05-A×MH05-B)×2055 |
|
特征特性:晚熟食用型雜交種,生育期115~118天左右。株高180厘米~220厘米,26片葉,形狀呈心形,葉緣中度,無分枝。幼莖及葉脈均為綠色,管狀花橙黃色,盤徑17厘米左右,籽粒黑底白邊細條紋,輻射狀緊密排列。籽實蛋白質含量16.5%。中抗盤腐型菌核病、黃萎病,高抗根腐型菌核病、黑斑病、褐斑病。第1生長周期畝產279.8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9.1%;第2生長周期畝產286.4千克,比對照LD5009增產10.2%。 |
|
栽培技術要點:1、適宜各類耕地種植,中高地力耕地表現更佳。2、密度:單粒播種,播深2~4厘米,畝保苗1600~2200株。3、合理輪作,選好茬口。不宜連作,也不宜在低洼易澇地塊種植,對前茬選擇并不嚴格,除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外,其他作物均可作為前茬,適應性較強,最適宜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PH值6~8的砂壤土或壤質土種植為好。4、施足底肥,夯實基礎。據調查,每形成100千克子實,需從土壤中吸收氮6千克,磷26千克,鉀86千克,播種前施足底肥,并做到有機和無機結合。5、加強中耕,適時追肥。早疏苗、早定植,當幼苗長到二對直葉時,進行定苗,出苗到現蕾期,進行2~3次中耕除草,最后一次應深耕培土,防止倒伏,但應該注意的是不能傷根。追肥既要適時,又要合理,向日葵現蕾至開花期,每公頃追尿素150千克,溝施或穴施,盛花期噴施0.2%~0.4%磷酸二氫鉀,看長勢而定,追一次或二次。6、根據長勢,及時打杈。在現蕾至開花期,向日葵常有分杈發生,一旦發現,立即除杈,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消耗,保證主莖花盤對養分和水分的需要。7、因地制宜,科學灌溉。在向日葵花盤形成階段,開花期和灌漿期,應適時、適量的科學灌水,尤其遇到干旱,應及時灌溉,滿足向日葵在生長發育階段對水分的需要。8、輔助授粉,提高結實。向日葵是異花授粉作物,靠昆蟲、蜜蜂傳粉結實,可顯著增產。9、盤背發黃,籽粒硬時及時收獲,插盤晾曬。 |
|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甘肅省向日葵產區種植。五月中、下旬播種。 |
|
注意事項:黃萎病重發區慎種(黃萎病對向日葵危害嚴重,一旦得病,減產明顯)。插盤晾曬,插盤前要聽一周的天氣預報,如遇陰雨天氣退后收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