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記編號:GPD油菜(2017)310127 |
|
作物種類:油菜 |
|
品種名稱:滬油16 |
|
申 請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
|
育 種 者: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
|
品種來源:匯油50×8801 |
|
特征特性:甘藍型中熟常規種。全生育期230天左右,比中油821晚成熟1天。幼苗生長習性為半直立,有琴狀裂葉2對,缺刻較深,葉片中等大小,葉面平展,葉緣有波狀缺刻,蠟粉較厚,苔莖為綠色,短柄葉和無柄葉較多,花瓣鮮黃色,橢圓形平展,開花狀態側迭;分枝習性屬中生分枝型,主花序較發達,角果長中等,植株呈紡錘形,種子顏色為黑褐色。株高150厘米左右,屬矮桿類型品種,分枝部位3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個以上,二次有效分枝4個以上,單株有效角果400角以上,每角果粒數18粒左右,千粒重3.8克左右。芥酸含量0.74%,硫苷含量21.28微摩爾/克,含油量41.03%。低抗菌核病、病毒病,抗倒性強,抗濕性、抗寒性和抗裂莢性一般。第1生長周期畝產130.93千克,比對照中油821增產17.65%;第2生長周期畝產129.91千克,比對照中油821增產3.5%。 |
|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長江下游地區9月20日左右播種,秧田與大田比為1∶6,三片真葉期噴15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秧齡期45天左右。2.適時早栽,合理密植。長江下游地區移栽期以11月上旬為宜。矮壯苗早栽密度以7500株/畝為宜;一般秧苗以9000株/畝為宜。3.科學施肥,早發穩長。前期生長量較小,可通過科學的肥水運籌促冬壯早發。施肥原則為重施基肥或隨根肥,早施苗肥和臘肥,嚴格控制薹肥,巧施花角肥。春前和春后用肥比為75%﹕25%。4.深溝高畦,治蟲防病。移栽后及時清理溝渠,做到三溝配套,排水暢通,減少濕害。做好苗期和越冬期蚜蟲和菜青蟲防治工作,做好初花期和盛花期的菌核病防治工作。5.適時收獲,豐產豐收。“滬油16”落粒性好,當充分成熟時,角果會自然爆裂。適宜收獲期是全田85%左右角果呈現淡黃色、主軸大部分角果籽粒呈現黑褐色時即可收獲。 |
|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地區種植,秋季播種。 |
|
注意事項:耐濕能力一般,因此移栽后需及時清理溝渠,做到三溝配套,排水暢通,減少濕害。做好苗期和越冬期蚜蟲和菜青蟲防治工作,做好初花期和盛花期的菌核病防治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