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記編號:GPD油菜(2017)420108 |
|
作物種類:油菜 |
|
品種名稱:常油雜61 |
|
申 請 者:湖北利眾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
|
育 種 者:常德職業技術學院 |
|
品種來源:6918A×2679C |
|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幼苗半直立,葉片較大,葉色深綠,裂葉2~3對,葉緣淺鋸齒,無缺刻,蠟粉較厚,葉片無刺毛。花瓣大、黃色、側疊。種子深褐色。全生育期平均220天,比對照油研10號早熟2天。平均株高194厘米,勻生分枝類型。一次有效分枝數9.8個,單株有效角果數496.9個,每角粒數20.4粒,千粒重3.12克。菌核病發病率11.49%,病指5.45;病毒病發病率1.22%,病指0.56。抗病鑒定綜合評價為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寒性強、抗倒性強、抗裂莢性強。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平均芥酸含量0.10%,餅粕硫苷含量23.14微摩爾/克,含油量41.08%。第1生長周期畝產168.44千克,比對照油研10號增產4.73%;第2生長周期畝產181.09千克,比對照油研10號增產9.01%。 |
|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培育壯苗。長江上游地區宜在9月25日至10月10日播種育苗。每畝苗床用種0.4 千克,苗床與大田比例為1:5~1:6。苗齡30~35天。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大田每畝底施農家肥2000千克,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氯化鉀10千克,硼砂1千克。每畝種植密度8000~10000株,寬行窄株種植。3.及時管理,適時收獲。栽后當天施定根肥水,栽后20天第1次追肥,12月上旬重施開盤肥。苗期注意防治霜霉病、菜青蟲和蚜蟲,開花后7天防治菌核病,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蟲和預防鳥害。加強菌核病防治。 |
|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四川、重慶、貴州、云南昆明和羅平、陜西漢中及安康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
|
注意事項:菌核病抗病性一般。加強菌核病防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