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記編號:GPD油菜(2017)360100 |
|
作物種類:油菜 |
|
品種名稱:贛油雜8號 |
|
申 請 者:江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
育 種 者:宋來強、陳倫林、熊潔、鄒小云、李書宇、鄒曉芬 |
|
品種來源:中雙11號×283B |
|
特征特性:甘藍型半冬性雙低雜交油菜。全生育期206.1天,比對照中油雜2號遲熟1.2天。株高176.5厘米,分枝高度84.4厘米,有效分枝數6.8個,單株有效角果數233.3個,每角粒數20.9粒,千粒重3.70克。芥酸含量0.00%,硫苷含量21.15µmol/克,含油量43.50%。菌核病病株率8.50%,病指5.0,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苗期抗寒中等;抗倒性強;耐旱性較強;耐漬性較強。2011~2013年參加江西省油菜區試,2011~2012年度平均畝產140.80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17.68%,極顯著;2012~2013年度平均畝產160.13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4.89%,顯著。 |
|
栽培技術要點:育苗移栽于9月中下旬播種,畝用種量0.1千克,苗齡30~35天;直播于10月上中旬播種,畝播種量0.2~0.3千克。移栽密度每畝0.8~1.0萬株;直播密度每畝定苗1.5~2.0萬株。畝施氮磷鉀復合肥30千克、尿素5千克、磷肥15千克和硼肥1千克作底肥;畝施5千克尿素作臘肥;每畝施尿素3~5千克,鉀肥3~5千克、硼肥0.1千克作薹肥。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蟲、蚜蟲,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
|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江西省油菜產區種植。 |
|
注意事項:抗菌核病能力不是很強,盛花期應加強對菌核病的防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