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記編號:GPD油菜(2017)340041 |
|
作物種類:油菜 |
|
品種名稱:皖油23號 |
|
申 請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
育 種 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
品種來源:9012A×9006 |
|
特征特性:甘藍型油菜半冬性雙低隱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雜交種。全生育期220天左右,與秦油2號相當,株高15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8個,單株有效角400個左右,每角20粒左右,千粒重3.75克左右。芥酸含量0.99%、硫苷含量29.68微摩爾/克、含油量41.02%。高抗菌核病, 抗病毒病,抗寒性、抗倒性較強。第1生長周期畝產175.34千克,比對照秦油2號增產2.73%;第2生長周期畝產164.24千克,比對照秦油2號增產11.04%。 |
|
栽培技術要點:1.早播早栽。其播種期應比當地甘藍型油菜正常播種早5~7天。江淮地區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種,直播宜于9月底10月初播種,淮北和江南地區可適當提早或推遲5天左右。中等肥力田塊,移栽每畝0.8~1.0萬株,直播每畝1.2~1.5萬株。移栽苗齡不超過40天。2.重施底肥,早追苗肥,增施磷、鉀、硼肥。忌苔期偏施化學氮肥。缺硼田塊每畝底施0.75~1千克硼肥,如遇長期干旱天氣,在蕾苔期再噴施一次。3.注意及時治蟲除草防病。4.開好三溝,防止水漬。5.連片種植單收單貯。 |
|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安徽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
|
注意事項:適期早播,合理密植,重施底肥。注意防治病蟲害,施用硼肥,及時開溝排澇防漬。只能利用雜種一代,二代不能作種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