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阜棉1號
申請者:阜陽市農業科學院
育種者:阜陽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Fz10035×Fz10031
特征特性:轉基因中熟春棉雜交種。植株塔型,莖葉有茸毛,葉深綠色,鈴卵圓型,吐絮暢。2013年、2014年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皖雜5號)晚1天。株高120.8厘米、第一果枝節位為6.4、株果枝數17.5臺、單株結鈴28.3個、單鈴重5.76克、衣分40.55%、籽指11.4克、霜前花率91.82%。抗性: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鑒定,2013年高抗枯萎病(病指4.9),耐黃萎病(病指20.4);2014年耐枯萎病(病指11.1),抗黃萎病(病指17.3)。品質表現: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2013年纖維長度28.2毫米,斷裂比強度33.61cN/tex,馬克隆值5.67。2014年纖維長度30.3毫米,斷裂30.7cN/tex,馬克隆值5.3。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13年區域試驗畝產皮棉94.0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3.53%(顯著);2014年平均畝產104.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9.40%(極顯著)。2016年生產試驗畝產皮棉87.89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00%。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地膜覆蓋4月中旬即可播種,露地直播在4月下旬到5月初。2.密度:中高肥田塊1700-2100株/畝,低肥田塊2200-2500株/畝。3.施肥:重施底肥,增施磷鉀肥,花鈴期追施尿素10-20公斤/畝。4.化控:根據天氣情況和棉花長勢,酌情使用化學調節劑,搞好整枝抹芽,7月底前適時打頂。5.防蟲:二、三代棉鈴蟲一般不需要防治,四代棉鈴蟲和其他棉田害蟲酌情防治。
審定意見:符合安徽省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安徽省推廣長江流域棉區種植。
注意事項:阜0914為轉基因雜交棉,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編號:農基安證字(2012)第047號;獲準在我省長江流域棉區種植。有效期:2013年2月7日-2018年2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