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皖審豆21116
申請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種者: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周9521/阜9765
特征特性:普通夏大豆。有限結莢習性,白花、灰茸毛,橢圓形葉片。籽粒橢圓、黃色、褐臍。成熟時部分落葉,不裂莢,較抗倒伏。2014年、2015年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株高73.4厘米、有效分枝2.5個、單株莢數37.8個、單株粒數72.2粒、百粒重18.4克。全生育期106天左右,比對照品種(中黃13)遲熟4天。抗性:經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鑒定,2014年對大豆花葉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現中抗(病情指數25)、SC7表現高抗(病情指數5);2015年對SC3表現高抗(病情指數0)、SC7表現高抗(病情指數0)。品質分析:經農業部大豆及大豆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佳木斯)檢驗,2014年粗蛋白(干基)含量37.78%,粗脂肪(干基)含量22.64%;2015年粗蛋白(干基)含量41.01%,粗脂肪(干基)含量20.45%。
產量表現:2014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8.59千克,較對照品種增產6.30%(極顯著);2015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85.72千克,較對照品種增產9.20%(極顯著)。2016年生產試驗畝產172.18千克,較對照品種增產12.09%。
栽培技術要點:1.適于安徽沿淮、淮北大豆產區作中熟夏大豆種植。2.適播期6月15-25日。3.每畝播種量6-7千克,種植密度1.5-1.8萬株/畝。4.播種時施有機底肥,花莢期增施磷肥或葉面肥,保花促莢。
審定意見:符合安徽省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區推廣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