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墾豐101
申請者:宿州市農業科學院、墾豐長江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種者:宿州市農業科學院、墾豐長江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N182×HZ10567
特征特性:中熟夏播雜交玉米品種。該品種幼苗葉鞘紫色,株型緊湊,雄穗分枝一般,花藥紫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型,籽粒黃色,粒型半馬齒,白軸。2014年、2015年兩年低密度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株高272.0厘米、穗位91.5厘米、穗長17.8厘米、穗粗4.9厘米、禿頂0.65厘米、穗行數15.1、行粒數34.9粒、出籽率87.9%、千粒重345.2克。全生育期101天左右,與對照品種(弘大8號)熟期相當。抗性:經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接種鑒定,2014年抗小斑病(病級3級),中抗南方銹病(病級5級),中抗紋枯病(病指44),中抗莖腐病(發病率20%);2015年中抗小斑病(病級5級),抗南方銹病(病級3級),中抗紋枯病(病指47),抗莖腐病(發病率10%)。品質分析:2016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檢測結果: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9.35%,粗脂肪(干基)含量4.35%,粗淀粉(干基)含量73.63%。
產量表現:2014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88.2千克,較對照品種增產12.55%(極顯著);2015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47.9千克,較對照品種增產25.96%(極顯著)。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6.6千克,較對照品種增產5.91%。
栽培技術要點:該品種適合在安徽夏播玉米區6月上旬麥后直播。適宜種植密度3800株/畝左右,其它栽培措施同一般品種。高產田要增施磷肥、鉀肥和鋅肥,心葉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審定意見: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全省推廣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