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賽德5號
申 請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山西中農賽博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K5481×K1057。試驗名稱為“太特早5號”。
特征特性: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區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對照德美亞1號晚1天。幼苗第一葉葉鞘紫色,葉尖端圓到匙形,葉緣紫色。株形半緊湊,總葉片數16~17片,株高223厘米,穗位77厘米,雄穗主軸與分枝角度中,側枝姿態直,一級分枝7~10個,最高位側枝以上的主軸長15厘米,花藥紫色,穎殼綠色,花絲淺褐色。果穗筒型,穗軸紅色,穗長19.1厘米,穗行14~16行,行粒數37粒,籽粒黃色,粒型半硬粒型,籽粒頂端黃色,百粒重31.2克,出籽率85.0%。
2014年、2015年山西農業大學抗病性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抗穗腐病。2016年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746克/升,粗蛋白8.76%,粗脂肪5.22%,粗淀粉73.32%。
產量表現:2014年、2015年參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區區域試驗,2014年畝產603.8千克,比對照并單6號增產13.7%,2015年畝產565.9千克,比對照德美亞1號增產13.3%,兩年平均畝產584.9千克,比對照增產13.5%。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9.8千克,比對照增產11.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4月底至5月初;畝留苗4000~4500株;一般畝施復合肥50千克,農家肥2000~3000千克作底肥;大喇叭口期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25千克;注意防治絲黑穗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山西省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