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L137 × L309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株高302厘米左右,穗位124厘米左右,成株大約20片葉。果穗筒型,穗長大約18.7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籽粒類型為半馬齒型,百粒重約35.8克,出籽率81.5%。倒伏(折)率 0.7(0.7)%。
經測定,籽粒容重784克/升,粗蛋白含量9.1%,粗脂肪含量4.26%,粗淀粉含量74.31%。
遼寧省春播生育期133天,比對照沈玉21長1天左右,屬晚熟玉米雜交種。
經人工接種鑒定,感大斑病(1-7級),抗灰斑病(1-3級),抗彎孢葉斑病(1-3級),抗莖腐病(病株率0.0-9.6%),抗絲黑穗病(病株率0.0-4.0%)。
產量表現:2014年參加高密晚熟組區域試驗初試,平均產量839.8kg/667㎡,比對照沈玉21增產5.0%,2015年復試平均產量759.1kg/667㎡,比對照沈玉21增產5.9%。2016年參加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880.6kg/667㎡,比對照沈玉21增產5.1%。
栽培技術要點:喜肥水,應選擇肥力較好的地塊種植。適宜清種,保苗4000株/667㎡。播種前可采用種子包衣劑拌種或藥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蟲。
適宜地區:適宜在遼寧地區≥10℃活動積溫在3000℃以上的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