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生態)類型:甘藍型
審定編號:皖油2016019
申請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種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Y204AB(來源于9012A/88-204)××42A/8(來源于G142)
主要特征特性:隱性核不育三系雜交油菜。苗期長勢健旺,幼苗半直立,葉色較深,有蠟粉,長柄葉2-3對缺刻,頂裂大,葉型卵圓。花瓣較大,覆瓦狀,鮮黃色。種皮黑褐色。2013-2014、2014-2015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株高162.2厘米,單株有效角果260.2個,每角19.1粒,千粒重4.0克,全生育期222.9天,比對照品種(皖油14)早熟1天。
抗性表現:經安徽省主要農作物品種抗病性研究與鑒定中心(安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接種抗性鑒定,2013-2014年度抗菌核病(相對抗指-0.6),凍害級別1.2(對照品種1.6);2014-2015年度中抗菌核病(相對抗指-0.4),凍害級別1.3(對照品種1.4)。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油料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驗,2013-2014年度品質:粗脂肪45.45%,芥酸0.1%,硫甙19.64%脂肪品質量;2014-2015年度品質:粗脂肪46.74%,芥酸0.1%,硫甙21.81%脂肪品質量。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13-2014年度區試畝產190.90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4.26%(極顯著);2014-2015年度區試畝產179.6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0.12%(不顯著)。2015-2016年度生產試驗畝產143.46公斤,比對照品種增產3.46%。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栽,培育壯苗;2.重施底肥,早施苗肥,增施磷、鉀、硼肥;3.注意防病治蟲,控制草害;4.對硼肥敏感,注意施用硼肥。
適宜推廣區域:全省油菜產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