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我區玉米品種區域試驗質量監督檢查,了解參試品種田間表現,9月6-22日自治區種子工作站組織專家先后對灌區和山區玉米區域試驗進行田間考評培訓。通過考評打分、田間指導、品種評價、座談交流等形式,培訓管理、試驗技術人員60余人。從考評情況看,多數點在試驗地選擇、平整土地、地力均勻、田間設計、小區面積、田間管理等方面都比較規范、嚴謹,試驗標準高、基地基礎設施好,但個別點在執行中存在一定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一、試驗分布情況
灌區中晚熟組區域試驗5組65個品種,試驗點各10個;生產試驗2組10個品種,試驗點各10個。
山區普通組區域試驗2組28個品種,試驗點各6個;生產試驗1組3個品種6個試驗點;山區早熟組2組28個品種,試驗點各5個;生產試驗1組5個品種5個試驗點。
青貯組區域試驗3組32個品種,試驗點各10個;生產試驗1組6個品種8個試驗點。
聯合體區域試驗4組31個品種,試驗點各10個。
(一)灌區玉米區域試驗田間試驗質量評價
灌區玉米區試此次考評了8個試驗點。青銅峽、鹽池、同心試驗質量好,田間設計合理,地力均勻,種植規范,記載全面、準確,田間管理好,肥力好,長勢好;吳忠鈞凱、賀蘭西夏試驗質量較好,田間設計合理,種植規范,記載全面、準確,田間管理好,但吳忠鈞凱土壤肥力水平偏高,不利于真實反映品種的田間表現,賀蘭西夏前期灌水早、氮肥施用過多,導致植株偏高;平羅綠茵、海原試驗質量一般,田間設計合理,種植規范,但平羅綠茵地力不均、缺苗嚴重,海原點代表性不強;紅寺堡點試驗質量較差,田間設計欠合理,長勢較差。
聯合體試驗此次考評了5個試驗點,總體種植規范,田間管理較好,多數點試驗質量較好。
(二)山區玉米區域試驗田間試驗質量評價
山區玉米區試此次考評了5個試驗點。彭陽試驗質量好,田間設計合理,種植規范,地力均勻,記載全面、準確,田間管理好,肥力好,長勢好;隆德、涇源試驗質量較好,田間設計合理,種植規范,記載全面、準確,但隆德點5月份受凍,缺苗較多,涇源點大部分品種不能成熟;原州區試驗質量一般,田間設計合理,種植規范,記載全面、準確,但原州區點地力不均、缺苗嚴重;西吉點試驗質量較差,地力不均,田間管理較差,出苗不整齊。
(三)品種田間表現
灌區中晚熟組生產試驗各品種莖腐病發病較重,其中先玉027、先玉508較輕,對照先玉335發病中等,龍生1號、潤豐001發病嚴重;東科118出籽率一般,科河608熟期較晚,金蘋果608、綠博6號純度和整齊度一般。
聯合體試驗品種整體表現一般,較對照先玉335突出的品種極少。
山區玉米晚熟組生產試驗品種農華106、金蘋果605抗病性、產量均較對照先正達408好。
山區玉米早熟組生產試驗品種總體表現一般,其中東科308葉斑病較重,金谷6號、昊玉126豐產性較差,GK147生育期晚、葉斑病較重。
三、建議
1、部分點重視試驗地選擇,確保地力均勻一致,加強土壤培肥,保證試驗質量。
2、山區部分試驗點要提升播種質量,提高出苗率,確保全苗。
3、山區早熟組部分品種生育期偏晚,建議轉組或淘汰。
4、加強區試人員培訓,不斷提高試驗人員技術水平。
5、條件具備情況下組織專家進行苗期試驗考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