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粵審薯20160007
申請者: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種者: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合作88/春薯3號
特征特性:中早熟,生育期91天左右,比對照種粵引85-38長4天左右。株高42.6~51.6厘米,塊莖扁圓形,紅皮淡黃肉,薯皮略麻,芽眼淺。薯塊整齊度中等,商品薯率為87.11%~88.51%。食味鑒定為優,分值8.8分。品質檢測結果:還原糖含量較低為0.138%(適宜油炸薯片),蛋白質含量1.84%,塊莖干物質含量18.42%~19.60%,淀粉含量14.1%。抗病性接種鑒定為高抗晚疫病,中感青枯病。
產量表現:2014年參加省冬作馬鈴薯品種區試,平均畝總產量2773.84公斤,比對照品種粵引85-38、大西洋分別增產4.43%和13.47%,增產均未達顯著水平。2015年復試,平均畝總產量2239.75公斤,比對照品種粵引85-38增產13.12%,增產達顯著水平;比對照品種大西洋增產24.67%,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15年同期進行生產試驗,平均畝總產量2053.15公斤,比對照品種粵引85-38增產17.86%。
栽培技術要點:(1)忌與花生、煙草和其它茄科作物輪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條件好田塊種植;(2)播種期10月下旬~11月中旬;(3)播種前進行催芽處理,密植每畦種雙行,株距25厘米,每畝種植5000株左右;(4)播種前每畝施腐熟雞糞600~800公斤、復合肥40公斤、氮肥15公斤;(5)苗期和現蕾期除草、培土2~3次;(6)注意防治青枯病。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云薯306為油炸薯條型馬鈴薯品種。中早熟,生育期91天左右,比對照品種粵引85-38長4天左右,豐產性較好,品質優。塊莖扁圓形,紅皮淡黃肉,薯皮略麻,芽眼淺,塊莖干物質含量18.42%~19.60%,淀粉含量14.1%。高抗晚疫病,中感青枯病。適宜我省粵東、粵西馬鈴薯產區冬季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青枯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