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百棉1號 × BMD016
特征特性:單價轉基因雜交春棉品種,生育期113-116天。植株塔型,較緊湊,株高103.2-113cm,葉色深綠,葉片中等大小;莖桿茸毛少;鈴卵圓形,吐絮暢,易收摘。第一果枝節位6.4-7.7節,單株果枝數13.9-14.9臺,單株結鈴21.2-24個,單鈴重6.3-7.0g,子指11-11.9g,衣分38.8-40.7%,霜前花率86.2-96.2%。
抗病鑒定:2011年經中國農科院棉花所植保室抗性鑒定:枯萎病指3.4,黃萎病指21.2,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2012年鑒定:枯萎病指2.9,黃萎病指23.1,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抗蟲鑒定:2013年經中國農科院生物所抗蟲鑒定:抗蟲株率98%,Bt蛋白表達量694,抗棉鈴蟲。
品質分析:2011年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安陽)檢測: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9.5mm,斷裂比強度29.5 cN/tex,馬克隆值4.9,整齊度指數84.9%,伸長率6.4%,反射率76.5%,黃度7.5,紡紗均勻性指數143.3。2012年檢測: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8.6mm,斷裂比強度28.7 cN/tex,馬克隆值5.2,整齊度指數84.7%,伸長率5.0%,反射率79.0%,黃度7.8,紡紗均勻性指數133.0。
產量表現:2011年河南省雜交春棉區域試驗結果:9點匯總,平均畝產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別為212.3kg、86.6kg、74.6kg,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號增產11.3%、9.3%、12.4%;2012年續試,7點匯總,平均畝產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分別為301.9kg、 117.9kg 、113.5kg,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號增產16.5%、15.0%、14.8%。2013年河南省雜交春棉生產試驗:8點匯總,平均畝產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別為255.43kg、99.49kg和92.77kg,比對照魯棉研28增產11.75%、9.07%和10.78%。
1. 適時播種,一播全苗:地膜覆蓋要求4月15~20日播種;營養缽育苗要求4月初播種,4月底5月初移栽;播前認真選種曬種,提高種子的后熟度,力爭一播全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