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瑞雜818
申 請 者:濟南鑫瑞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濟南鑫瑞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品種來源:08-939×04-4.072
特征特性:轉抗蟲基因中熟雜交品種。黃河流域棉區春播生育期118天。出苗好,苗勢旺,前中期長勢強,后期長勢轉弱,整齊度較好。植株較高,株型松散,莖稈茸毛較少,葉片中等大小,葉色較深,鈴長卵圓形,中等大小,早熟性較好,結鈴性強,吐絮暢。抗枯萎病(病指7.0),耐黃萎病(病指34.3)。抗棉鈴蟲。株高103.2厘米,第一果枝節位6.9節;單株結鈴21.2個,單鈴重6.3克,子指11.7克,衣分40.7%,霜前花率94.8%。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1.0毫米,斷裂比強度33.0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5.1,斷裂伸長率4.8%,反射率76.8%,黃色深度7.7,整齊度指數85.6%,紡紗均勻性指數154。
產量表現:2013-2014年參加黃河流域棉區中熟雜交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85.1千克、116.0千克和110.0千克,分別比對照瑞雜816增產5.4%、6.5%和7.3%。2015年生產試驗,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畝產分別為271.7千克、115.2千克和110.5千克,分別比對照增產6.4%、8.7%和8.1%。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春播,地膜覆蓋栽培,播種期為4月15日至25日,營養缽育苗播期為4月5日至10日。一般肥力地塊,適宜種植密度每畝3000株左右。施足底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適時打頂,促早熟,一般在7月下旬打頂。一般情況下,二代棉鈴蟲不需要防治,注意三、四代的發生和防治。及時防治非鱗翅目害蟲。黃萎病重發地不宜種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天津、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山東、陜西關中地區、江蘇淮河以北、安徽淮河以北棉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