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黔審椒2016004號
品種來源:貴州卓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用自交系2004-13-19為母本,自交系2003-6-9為父本配制選育而成的F1代雜交種。
特征特性:屬鮮用型,果線形、單生向下。全生育期170天,中熟。株高57厘米,株幅70厘米,主干分枝性強,成枝率高,平均分枝次數17次。葉片綠色、卵圓形。花瓣白色;青熟果綠色,老熟果鮮紅色,果面微皺,果實長短均勻。果長23厘米,果寬2厘米,果柄長4厘米,單株結果43個,單果鮮重13克、單果干重2.25克,果味中辣。感疫病和青枯病。
產量表現:2013年~2014年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鮮椒1517.89公斤,比對照獨山線椒2號增產23.69%,增產點率57.5%。2015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鮮椒1201.25公斤,比獨山線椒2號增產18.52%,增產點率83.33%。
栽培技術要點:2~3月上旬播種,4月下旬至5月定植。地膜覆蓋單株栽培,每畝用種量30克左右。移栽行株距60×30厘米,每畝栽苗3300株左右。移栽前每畝重施有機肥2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高濃度硫酸鉀復合肥50公斤;定植7天左右每畝用清水兌2公斤尿素澆緩苗水,使幼苗轉綠快,移栽后20~25天進入初花期,此時結合清糞水要追施化肥,每畝施用尿素10~12公斤、硫酸鉀8公斤,并向植株根部培土形成高壟。在辣椒3~4層果采摘后,結合澆水增施保秧壯果肥,每畝施用尿素8~12公斤,以防止脫肥。椒果紅熟后要及時采摘。辣椒幼苗期及時防治猝倒病和灰霉病,移栽時及時防治地老虎,大田期及時反防治辣椒疫病、青枯病、病毒病、葉斑病和蚜蟲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區域:貴州省辣椒種植區。注意防治疫病和青枯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