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深圳市兆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用“深51S”作母本,“R7183”作父本配組育成的兩系雜交中稻品種。2016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稻2016012。
品質產量:2013~2014年參加湖北省中稻品種區域試驗,米質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出糙率81.0%,整精米率63.5%,堊白粒率21%,堊白度4.9%,直鏈淀粉含量19.3%,膠稠度58毫米,長寬比3.3,主要理化指標達國標三級優質稻谷質量標準。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48.48公斤,比對照揚兩優6號增產5.71%。其中:2013年畝產634.36公斤,比揚兩優6號增產6.76%;2014年畝產662.59公斤,比揚兩優6號增產4.71%。
特征特性:屬遲熟秈型中稻品種。株型、株高適中,分蘗力較強,莖稈韌性較好。劍葉長、挺直、內卷。穗層整齊,中等偏大穗,二次枝梗較多,著粒較密,有兩段灌漿現象。谷粒長型,稃尖無色、無芒。后期轉色好。區域試驗中畝有效穗17.4萬,株高124.6厘米,穗長26.1厘米,每穗總粒數194.0粒,每穗實粒數160.6粒,結實率82.8%,千粒重26.20克。全生育期141.6天,比揚兩優6號短1.9天。病害鑒定為稻瘟病綜合指數2.4,穗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5級,中感白葉枯病。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鄂北4月中下旬播種,江漢平原、鄂東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秧田畝播種量8~10公斤,大田畝用種量0.75~1.0公斤,播種前用咪鮮胺浸種。2、適齡移栽,合理密植。秧齡不超過35天。株行距16.7厘米×20.0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3、合理施肥,科學管水。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補施穗肥。一般畝施純氮13~14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0.8。淺水插秧,寸水活棵,分蘗期干濕相間,畝苗數達18萬時及時曬田,孕穗期以濕為主,抽穗期保持田間有淺水,灌漿期干干濕濕,切忌斷水過早防早衰。4、病蟲害防治。重點防治稻曲病,注意防治稻瘟病、紋枯病、白葉枯病、惡苗病和螟蟲、稻飛虱等病蟲害。
適宜范圍:適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區作中稻種植,但稻瘟病常發區、重發區不宜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