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閩審薯2016001
作物種類:甘薯
品種名稱:龍紫4號
選育單位: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巖齒紅為母本集團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型長蔓匍匐,單株分枝數8-14條,成葉深復缺刻,葉片小,頂葉、成葉、葉柄、葉側脈為綠色,葉主脈、脈基、柄基淺紫色,莖綠帶紫色,蔓細;單株結薯4個左右,大中薯率76.4%,薯塊紡綞形,薯皮紫紅色,薯肉紫色。省區試兩年平均干物率26.92%,比對照徐紫薯2號低1.15個百分點,淀粉率17.06%,比對照低1.00個百分點;食味評分81.4分,比對照高1.4分;外觀評分82.5分,比對照高2.5分;花青素含量19.99mg/100g.Fw。省區試抗病性鑒定結果綜合評價為抗蔓割病、感薯瘟病。兩年貯藏性鑒定結果表現耐儲藏。
產量表現:2013年參加省甘薯區試,平均鮮薯畝產2050.8公斤,比對照品種徐紫薯2號增產12.89%,達極顯著水平;平均薯干畝產542.6公斤,比對照增產14.91%,達極顯著水平。2014年續試,平均鮮薯畝產2115.1公斤,比對照徐紫薯2號增產5.32%,未達顯著水平;平均薯干畝產580.52公斤,比對照減產4.93%,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鮮薯畝產2082.92公斤,比對照增產9.11%;薯干畝產561.54公斤,比對照增產4.99%。2015年生產試驗,6個點平均鮮薯畝產2193.9公斤,比對照金山57減產13.59%。
栽培技術要點:早薯于四月下旬至五月上、中旬;晚薯務必于立秋前栽插完。早薯畝植3000-3500株、晚薯畝植3500-4000株。畝施純氮 7-10公斤,氮、磷、鉀比例為2:1:3-3.5,基肥35-45%、點穴肥10%、夾邊肥45-50%比例。生育期掌握在130天左右。及時防治病蟲害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意見:龍紫4號屬食用型紫薯品種。鮮薯畝產、加工薯干畝產均較高;干物率和淀粉率比對照徐紫薯2號低,食味品質比對照優,外觀品質較優;抗蔓割病、感薯瘟病;薯塊耐儲藏。適宜福建省非薯瘟病區種植,栽培上應注意防治薯瘟病。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