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甘審棉2016001
品種名稱:先農棉1號
申請單位:甘肅先農國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甘肅先農國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961177為母本,8009-6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早熟陸地棉,平均生育期136天,霜前花率92.8%。株型緊湊,塔型,果枝Ⅰ式,莖桿堅硬,有茸毛。株高72.6厘米,第一果枝著生節位5.3節,果枝層數7.5層。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深綠,葉背有茸毛。鈴呈圓形,多4-5室,結鈴性強,單株結鈴6.6個,單鈴重5.1克,鈴殼薄,吐絮暢而集中。棉絮潔白,易拾摘。衣分40.8%,子指10.8克,衣指7.2克。經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28.7毫米,整齊度指數85.1%,馬克隆值3.8,斷裂比強度26.8cN/tex,伸長率8.0%,反射率80.2%,黃度7.4,紡紗均勻指數143。經田間種植鑒定,收獲后剖桿檢查,枯萎病病情指數14.8,黃萎病病情指數8.5,抗枯萎病和黃萎病。
產量表現:在2013-2014年甘肅省棉花品種區域試驗中,平均畝產子棉307.5公斤,比對照酒棉10號增產5.2%,平均畝產皮棉125.6公斤,比對照增產3.0%; 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籽棉、皮棉分別為330.9公斤、143.7公斤,分別比對照增產2.8%、3.0%。
栽培要點:河西走廊早熟棉區播期在4月5日-25日為佳。采用寬膜種植,每畝理論密度為1.6萬株左右,畝收獲株數1.4萬株左右。全層施肥,施足底肥,增施鉀肥,重施花鈴肥,注重使用有機肥。全生育期灌水4-5次, 8月底停水。全生育期化調4次,一般在5-7片真葉時畝用縮節胺1克;頭水前畝用縮節胺3克;二水前畝用縮節胺5克;打頂前后畝用縮節胺7克。一般在7月上中旬打頂,7月中旬結束,單株留果8-10臺。
適宜范圍:適宜于我省酒泉、武威等棉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