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甘審薯2016004
品種名稱:甘農薯6號
申請單位:甘肅農業大學
選育單位:甘肅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以大西洋為母本,L0029-35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代號0708-163。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株高65.0厘米,生長勢強,單株主莖1-2個,分枝數5-10個。莖綠色,葉片綠色,花冠白色,天然結實性少。結薯集中,單株結薯4.0個,單薯重148.6克,大中薯重率92.5%,薯塊橢圓形,薯皮光滑,皮色淡黃,肉黃色,芽眼少而淺。塊莖含干物質29.40%,粗淀粉21.94%,維生素C 192毫克/千克,粗蛋白2.68%,還原糖0.10%。生育期120天左右。抗晚疫病,對花葉病毒病具有較好的田間抗性。
產量表現:在2013-2014年甘肅省馬鈴薯品種區域試驗中,平均畝產1511.7公斤,比統一對照隴薯6號增產3.4%,比當地對照增產22.7%;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902.0公斤,比隴薯6號增產13.7%。
栽培要點:干旱、半干旱地區以4月上、中旬播種為宜。一般3500-4000穴/畝,旱薄地2500-3000穴/畝為宜。收獲前一周割掉薯秧,運出田間,以便曬地和促使薯皮老化。收獲時薯塊要輕拿輕放,盡量避免碰撞,減少病菌侵染,提高貯藏效果。
適宜范圍:適宜在我省臨夏、安定、靜寧等地同類生態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