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贛審油2015002
品種名稱:贛油雜906
選育單位:江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1C200×13898雜交選配的雜交油菜組合
審定情況:2015年12月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弱冬性雜交雙低甘藍型油菜品種。全生育期平均182.4天,比對照龍油668遲熟1.2天。該品種株高160.3厘米,有效分枝數6.0個,單株有效角果數196.7個,每角粒數19.6粒,千粒重3.71克。含油量42.53%,硫甙含量為17.48µmol/g,芥酸含量為0.25%。田間調查菌核病平均發病株率6.6%,病指3.7,菌核病抗性好于對照。
產量表現: 2013-2015年參加江西省油菜品種區域試驗,2014年平均畝產118.51公斤,比對照龍油668增產12.48%;平均畝產油量50.15公斤,比對照增產19.04%。2015年平均畝產123.49公斤,比對照增產13.04%;平均畝產油量52.77公斤,比對照增產13.72%。兩年平均畝產121.00公斤,兩年平均畝產油量51.46公斤。
適宜地區:江西省中、南部冬油菜產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直播于10月中、下旬播種,畝播種量0.4-0.5公斤。如遇干旱要先灌跑馬水濕土,以利出苗,出苗后要及時間苗定苗。直播密度每畝定苗2.5-3.0萬株。畝施氮磷鉀復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磷肥15公斤和硼肥1公斤作基肥。越冬前,每畝施5-7公斤尿素作臘肥。酌情施苔肥,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鉀肥3-5公斤;重視增施硼肥,苔期每畝葉面噴施硼砂0.1公斤。苗期注意防治菜青蟲、蚜蟲,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適期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