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鑒定編號 蘇鑒果201507
二、來源與類型 由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以Arapaho和Hull為親本進行雜交,于2013年育成。屬小漿果類果樹品種。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丘陵地區及平原旱地栽培。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區域試驗豐產期(2012年)平均每公頃產量為16.96噸,比對照Hull(父本)高6.21%,比Arapaho(母本)高35.79%;生產性試驗豐產期(2013年)平均每公頃產量為17.71 噸,比對照Hull高7.33%,
無刺灌木,直立性好,自然株高2.5 米左右,萌枝(基生枝)1~2個;分枝數可超過30個,分枝長1~2 米,分枝粗0.65 厘米;6月上旬開始成熟,采果期約30天,漿果黑色,具光澤,果實較大,平均單果重5.0~6.0 克。果實可溶性固形物10%~11%,有機酸0.8%~09%,口感甜,品質優。
五、栽培技術要點
1、定植。秋季落葉至春季萌芽前,一般1月初~3月上旬。
2、合理密植。株行距250 厘米×150 厘米,每畝180株左右。
3、肥水管理。追肥應看苗施肥,以速效肥為主,每年3次,分別在3月下旬、4月底和8月份進行。冬季開溝施基肥,肥料以農家肥為主,用量為1.0~1.5 米3/ h米2。丘陵地區在伏秋干旱時,每10天要灌溉1次,平原或低洼地區應注意雨季排澇,切勿長時間漬水。
4、搭架與整形修剪。栽后即可進行搭架,以采用籬壁式搭架為好。架材高度應在2 米左右,架上拉2~3道12~14號(塑)鋼絲。修剪包括果后去除枯死枝蔓和冬季修剪。去除枯死枝蔓在7月下旬進行,冬季整形修剪在12月上旬至2月上旬進行,一般每株留粗壯枝條10~20個,長度80~120 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