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鑒定編號 蘇鑒黃瓜201501
二、來源與類型 由揚州大學以雌性系B87-2-9-11為母本,雌性系D213-5-8-4為父本配制的F1雜交組合,于2011年育成,屬早熟水果型黃瓜品種。
三、適應范圍 適宜江蘇省各地保護地栽培。
四、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14~2015年參加省鑒定試驗,區試兩年平均畝產5399.5公斤,比對照Katya增產8.22%;2015年同時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67.8公斤,比對照Katya 增產7.4%。
早熟,全雌性。生長勢旺,坐果性強,耐低溫弱光;早春栽培從出苗到始收約56天;基部節較易產生側蔓;在第2節開始產生雌花,每節著生1朵以上雌花,基部節位最多可著生3~4朵雌花。果長13.3厘米,無果把,果徑3.2厘米,果肉厚0.83厘米,單果重86.5克;果皮無刺無瘤,皮色深綠;果實質地脆嫩,香甜味較濃。田間表現較抗枯萎病、白粉病和霜霉病。
五、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南京地區春季大棚2~3月播種。
2、栽培密度。3~4月定植,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
3、肥水管理:基肥畝施農家肥3000公斤以上,配以氮磷鉀復合肥(15∶15∶15)40公斤,或生物有機肥800公斤左右;盛果期如植株生長勢減弱,畝施氮磷鉀復合肥(15∶15∶15)20公斤或以0.1%~0.5%的氮磷鉀復合肥水溶液噴灑植株2~3次。
4、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注意防治蚜蟲、霜霉病和白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