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 寧審薯2015001
品種來源 甘肅省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天薯7號/莊薯3號雜交選育而成,寧夏豐禾種苗有限公司引入我區。
特征特性 幼苗直立,深綠色,株高65.6cm,株型直立,莖綠色,葉深綠色,小葉排列緊密,分枝少,花冠淺紫色,落蕾,天然結實性差,單株結薯數5.3個,薯塊扁圓形,淡黃皮淡黃肉,芽眼淺、稍帶淡紅,匍匐莖短,結薯集中,塊莖大而整齊,商品薯率78.7%。經寧夏農林科學院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測定:鮮薯干物質含量22.80%,粗蛋白2.28%,還原糖 0.25%,維生素C22.1%,粗淀粉68.3%(干基)。
生育期120天,晚熟品種。該品種生長勢強,枝葉繁茂,抗旱,抗病毒病。
適宜地區及產量表現 適宜寧夏馬鈴薯產區種植。
2012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570.1kg,較對照青薯168增產9.4%;2013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2024kg,較對照青薯168增產25.8%;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797.0 kg,平均增產17.0%。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175.7 kg,較對照青薯168增產39.8%。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及種薯處理:4月上旬-下旬播種,播種前15-20天種薯出窖,放置于暖室進行催芽,待芽基催至0.5-0.7厘米時切塊。(2)適宜密度:雙行壟作中等肥力地塊每畝4000-4500株,旱薄地3800-4000株。(3)施足基肥,適時追肥:播前畝基施農家肥4000kg、二銨15kg、尿素10kg;孕蕾至開花期結合中耕培土畝追施二銨10kg、尿素7.5kg。(4)加強田間管理:苗齊后勤鋤草松土,現蕾期及時培土壓蔓,開花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2-3次,及早拔除病株,及時防治晚疫病,適時防治其它病蟲害。











